读书心得之《反本能》
(2020-06-04 03:47:23)
标签:
教育 |
休息的最好方式不一定是躺在床上,读几页书也许更能起到休息的作用。现在的人大多是心累,而不是身体上的累,读书能化解内心压力,或者转移注意力,从而达到神情气爽的效果。
这几天读了本《反本能》,一本好书就像一道光柱,让你穿透黑暗,或者通过这道光柱看到自己,看透自己。反本能就是自己跟自己做斗争,真正厉害的人都是反本能的,因为我们会陷入逻辑谬误和认知偏差而不自知。
常言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反本能》为我们列出了一些技巧,反本能就要先反思维模式,然后是才行为模式,这当然是艰难的,因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就习惯了某种思维方式,这种习惯就会贯穿在他处理所有事物的风格之中,那必将是灵魂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所有的成长都是反本能的。
什么是本能?本能指人类与生俱来的、不需教导和训练的、天赋的、在人类进化路上所留下的一些行为和能力。
我有一朋友,以前不能见事,那怕是一件小事就会认为天塌了下来,通过从想到做这一自我对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象变了一个人似的。说实话,我也是如此,这几年经历了一些事,心得到了锻炼。
反本能就是反慵懒的本能。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在与我们的本能对抗。大多数动物想要生存,就不得不改掉慵懒的本能,让自己跑起来,去躲避天敌或者猎取食物。狼为了更好地生存,相互之间选择合作,让出部分食物,克制自私的本能;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制定了文明的规则,克制了厮杀的本能。当然,眼下的美国是反文明的。
再好的法律,也无法停止所有犯罪;再好的个人,也会犯错。因为人的本能之一就是野蛮,而历史上也有无数次野蛮战胜文明的先例。重力作用让每个物体都掉到地上,而人的本能也是如此,它会让我们走向一种原始和野蛮。
在尤瓦尔· 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也有写道:“人类之所以能够实现数万甚至数百万人通力协作,而一些动物只能形成几十或者上百个单位的社群,是因为人类是所有生物中,唯一能够相信‘虚构信念’的物种。”
有时候,认知模式的稳定性会影响我们的进步。经济学家道格拉 斯•诺斯认为我们在行为过程中受益后,会不自觉地进行强化,并让自己不能轻易走出去。也就是会对曾经受益的行为产生依赖,而想要改变会变得十分困难。正如有人说:“不逼自己一把,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还有一个思维窄化的问题,现实中,为什么有人越想赚钱反而越赚不到钱?实际上,这就是因为,在我们思考的维度不够高的时候,将自己的思维缩窄到了金钱上面。我们以为自己思考得非常全面,但很多有用的信息却因为我们的选择性注意而被忽视,而被忽视的信息又导致了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书中有两个字对我很有启发:延伸。如利用棍棒延伸了自己的手,利用汽车延伸了自己的脚,利用望远镜延伸了自己的眼睛,利用电话延伸了自己的嘴巴。
如何让自己成为高情商的人?那就是尽量减少对人的控制欲,改掉爱与人争辩的习惯,在与人交流时适当地自我表露,增强对方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