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魔力门票》——让孩子成为人文科普绘本阅读中的创造者

(2013-12-23 14:06:51)
标签:

魔力门票

绘本

科普

分享

育儿

分类: 柠檬夸书

http://s2/bmiddle/001K2eR4ty6Fdr9Amd351&690

《魔力门票》是以中国科技馆的科学乐园(展区)为背景创作的一套科普绘本。

一套共8册,已出版上市4册,另外4册将于2014年和读者见面。

适合4~6岁儿童 亲子阅读

7~10岁儿童 独立阅读

 

从这套书里,孩子可以收获: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6EN00SIGG.gif多方面的实用知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人体、健康保健知识——《去身体里转一圈》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食品和种植——《一路五谷香》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水的知识——《梦幻三峡水之旅》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29ZH00SIGG.gif多种安全自救知识——《安全课上的历险》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6EN00SIGG.gif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结合科学知识,自然地穿插了相关的人文内容(例如:地理、历史、诗词、神话等),带给孩子双重智慧、双重滋养。(这一点,后面会更详细介绍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6EN00SIGG.gif观察、想象、讨论、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

书中一些情节是通过连续多页的插图交代的,给家长和孩子留出展开想象,自己编织故事的开放性空间,锻炼孩子观察和想象的能力,给亲子阅读更多乐趣。

 

书中很多知识,不是“一言堂”式的——单向地告诉孩子“这是什么,那是啥啥……”

而是通过主人公共同讨论,徐徐展开;

诸如健康保健等实用型知识,不是命令式的告诉孩子“你要这样,你要那样……”,而是把道理结合在故事场景里,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

(例如:吃凉的东西,胃有什么反应~~少吃冰淇淋等;肝是解毒器官~~吃垃圾食品加重肝脏负担,地震时躲到哪里会怎么样~~地震避险及自救知识……)——这样,孩子会更容易接受和做到。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6EN00SIGG.gif感受友谊、经历成长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玩具、图书应有尽有,家长的约束或者说保护又很充分,他们没有很强烈的和小朋友玩的意愿,甚至已经不知道“串门”应该是生活的一个部分。我的小孩就这样。我认为,这不是好现象。

 

我在书里,着力描绘了三个小伙伴的交往,他们有关心,有游戏,有斗嘴,有误会……他们一起成长,更多的是友谊、温情和欢乐。

 

柠檬认为:这个部分比知识更重要!

有些知识是6岁学,还是8岁学,真的差别不大!但童年的友谊只有一次,成长只有一次!

 

那么,书里具体是怎样做到这些的,家长朋友在和宝贝阅读时,可以怎么做?

下面柠檬具体为大家介绍。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3ZH00SIGG.gif故事是这样滴……

 http://s2/mw690/001K2eR4ty6FdrDeUJr41&690

一个叫李乐陶的男孩,在参观科技馆的时候,意外地买到了一张有魔力的门票。

这张门票会说话,懂很多东西,最特别的是,它有魔力,打一个响指,就可以随意改变自己的样子,一会儿变成一只纸船,一会儿变成一只风筝,还能带着孩子们去游历古今。

 

一个个神奇有趣的故事,就此展开。

三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自然,认识了中国文化,也感受了友谊和关心,经历了成长和冒险。

 

拥有这张魔力门票是一个秘密,只有李乐陶的死党:刘雨茜和赵小萌,还有他的宠物小狗三思知道。

http://s1/mw690/001K2eR4ty6FdrHSlB6b0&690

她就是刘雨茜,一个聪明伶俐、热心、有爱心的小姑娘,总有做不完的公主梦……

可以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柠檬把刘雨茜这个人物看做“我闺女”!

她是柠檬的心头爱!

她在书里的大部分造型和服装,都是柠檬设计的

这个冬季造型就是柠檬亲笔画的

http://s6/mw690/001K2eR4ty6FdrJQj0F05&690

PS:这个造型出现在尚未出版的【第二辑】里。柠檬绘画水平大约也就折合小学三年级,呵呵,让大家见笑了

 

为什么柠檬这么偏爱这个人物呢?

因为柠檬自己是女生,从小非常不满所有教科书的插图,凡是学科学知识的场景,都是男孩回答,男孩表现,男孩操作,女孩永远文静地在一边微笑、看着,充当配角。

 

可以讲,这样带有歧视性的暗示,让小柠檬极度不爽!

所以,在我自己的书里,我对刘雨茜寄予殷殷厚望:希望她可以陪伴所有女孩小读者的阅读,和她们共鸣,给她们鼓励,让她们知道:女孩和男孩一样,是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角,是成长的主角,是快乐的主角!!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那,李乐陶和赵小萌,这两个男孩儿呢,也是各有各的性格特点,一张一弛,具体什么样呢?还请大家和宝贝一起,去书里认识他们吧!

 

《魔力门票》是一套科普绘本,可翻开来看,它更像是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爆笑幽默……

柠檬也拿着书,给自己的孩子讲过故事。

我想,每个陪孩子读过国外绘本的父母都有这样的经历——

有时候,我们要给孩子解释什么叫毛茛丛,什么叫橡子茶,为什么管一只猫叫玛丽斯太太,为什们盘子下面还垫个盘子……遇到这种情况,柠檬也觉得解释有困难,那毕竟是外国人的生活。

我写这套书时,和科普社编辑达成一个共识:

我们的故事“接地气”,我们的故事“很中国”!

 

周末,几家好友一起,去乡村游……很熟悉吧?

http://s8/mw690/001K2eR4ty6Fds1XyAvd7&690

 

最普通的中国人家庭,很亲切吧?

http://s15/mw690/001K2eR4ty6Fds5mYlU1e&690

 

最美的中国风景,很自豪吧?

http://s3/mw690/001K2eR4ty6Fds8qUvg62&690

 

最平凡的中国故事,很好讲吧?

http://s1/mw690/001K2eR4ty6FdsaF2mI20&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4ZH00SIGG.gif知识是这样讲述滴……

《魔力门票》每一本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无所谓前后顺序,先看哪本后看哪本,随便您~~

知识是穿插在故事里讲的,不是孤立的。

孩子在看故事的同时,学习知识。

有些知识是以页边小图的形式出现,和故事主线既有内在关联,又独立于故事之外

如果您感觉这个知识对于您的宝贝现在有点难,也可以甩掉,暂时不讲,完全不影响孩子看故事。

For example,

柠檬,亲身经“例:

http://s7/mw690/001K2eR4ty6FdseZnzo26&690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5ZH00SIGG.gif人文Vs科普——双重智慧,双重营养

《魔力门票》包含的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学知识,其中也自然地融入了一些人文知识。

这种人文+科学,不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两条平行线,不是“舞伴歌”,

而是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柠檬认为,小朋友眼里的世界,就像古人初初认识这个世界一样,没有学科的概念,没有文理之分。只要是有意思的知识,他们都乐意吸收,只要讲法能让他们懂。

柠檬希望,我们的孩子们可以欣赏到有趣味、有情怀的科学,学到有温度、有生活的知识。

 

例如:

在《一路五谷香》这本里,给孩子讲了一些关于食物的知识,什么来自小麦,什么是水稻得来的,豆腐是怎么做的。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些东西,如果就事论事地说的话,其实挺枯燥的。

书里,把知识还原到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中,配合欢乐的气氛,用幽默的对话,呈现给孩子有中国民族风情和文化味道的百科知识。

 http://s11/mw690/001K2eR4ty6FdsjGreq0a&690

 

http://s15/mw690/001K2eR4ty6FdskgOESae&690

 《梦幻三峡水之旅》里,选三峡做故事背景,讲水的知识。

三峡,人文资源灿若星辰:千古名句、传说典故、历史遗迹、名人故里,科学人文交相辉映。

写水的科普书如滔滔江水,可你见过以李白的诗开篇,用屈原名句结尾的科普绘本吗?

http://s16/mw690/001K2eR4ty6Fdsmk6p92f&690

 

说到这里,柠檬想告诉大家一个幕后故事:

为了这本书里12张三峡场景图,20集的纪录片《话说长江》、《再说长江》我看了好几遍,反反复复,定格拷屏……

可能有人会说,真傻!你不会百度搜索图片啊?

可图片这“一媒体”怎么也比不了视频“多媒体”!

每个场景不同角度,山啥样水啥样,我都胸有成“峡”才能动笔。

书里每幅图,都是我从纪录片里找来真峡、真山、真水的原图,给画手提供蓝本照着画。

柠檬开玩笑:为了这12张三峡的画,我快赶上居里夫人在成吨沥青里提炼1镭了!

20128月初的几天,北京大雨倾盆,

每天我都听着《长江之歌》那优美大气、荡气回肠的旋律写三峡这本,

《梦幻三峡水之旅》是我写得最激情澎湃的一册。

如果大家能觉得,看了这本书真对三峡有感觉了,心里那么点热乎乎的……那么,我的——

笨功夫,不冤!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406ZH00SIGG.gif把科技馆带回家

    有很多朋友第一次看到这套书,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叫“魔力门票”?

    从开始接手这个写作任务,科普社的郑主任就告诉我,要体现科技馆的内容,否则……死啦死啦滴!呵呵。

    我想呢,科技馆里就那么大地方,全部故事都在那里展开,都是“室内剧”,实在腾挪不开,必须从馆里出来。

 

    人离开科技馆后,能和馆建立联系的就只有门票了。所以就设计了“魔力门票”这个超现实的人物。

 

    这套书是依托中国科技馆科学乐园的部分展项来写的。

    不过,柠檬写书时,脑子里一直有3种人:

    一是先去过科技馆再看书的孩子,

    二是先看过书再去科技馆的孩子,

    第三种是没有机会去科技馆,只能看书的孩子。

    他们都是柠檬的读者,他们的兴趣和关注,我都要考虑!

    如果您的孩子已经去过科技馆,那么他看了书后,会加深印象,领会道理——原来如此呀!

    如果小朋友看了书后再去科技馆,那么他会深化所学、验证知识——真是这样啊!

    就算是没有机会去科技馆的孩子,也能没有障碍地,被故事和人物吸引,呵呵笑着,走进科学世界。

 

    这一点,我想,在科普社和阅读推广网站以及一些阅读推广人共同做的试读活动中,已经验证了:试读的孩子和家长,大部分都没有去过科技馆,他们也很容易地喜欢上这套书。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相关阅读推广网站浏览一下家长们的试读报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