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奥尔特云

(2010-12-01 14:35:52)
标签:

太阳系

奥尔特云

木星

行星

彗星

天文学

it

分类: 柠檬新闻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说美国路易斯安那大学的天文学家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分析,认为在太阳系的边缘,奥尔特云的外面有一个木星大小的黑色天体,这个天体不断的向地球方向抛出大量的冰和尘埃。

这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发现,如果发现被证实,那么太阳系里就又有9大行星了!同时也是对奥尔特云的一个颠覆性的结果。

奥尔特云距离太阳有1光年的距离,被认为是太阳系的边缘,里面存在着大量的小行星。奥尔特云呈球形,包裹在太阳系的外面,像是太阳系的外壳。

奥尔特云中的物体其实是在太阳系内部区域形成的,与其它行星及小行星相似,但是由于它们经常被大行星的引力影响,及后被仍年轻的大型气体行星,诸如木星等天体的强大引力将之逐出太阳系内部,使它们拥有极为椭圆或抛物线状的轨道,散布于太阳系的最外层。同时,这个过程也把它们的轨道偏离黄道面,并形成奥尔特云呈球状的形态。一些在远处的天体之轨道又被附近的恒星摄动,使之变为圆浑,并能长期处于太阳的远方。而远离八大行星的物体因不受到大行星的影响,散布于接近黄道面的盘状区中,形成柯尔柏带。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何奥尔特云不像柯尔柏带和八大行星的轨道一样接近黄道面,而是呈独特的圆球状。

奥尔特云被称为彗星的故乡,太阳系里大部分的彗星都发源于此。曾经有人猜测,在奥尔特云的外面,有一颗太阳的伴行,是一颗红矮星,每2600万年,红矮星穿过奥尔特云一次,将大量的彗星抛向太阳系内部,而其中的部分落到了地球上,造成地球上每2600万年一次的生物大灭绝。但也有科学家持不同意见,认为太阳没有伴星。

虽然新的行星并没有被观察到,但现在的假设显然改变了人们对奥尔特云原来的认识,因为新发现天体的质量很大,相当于木星的质量,那么它的引力效应显然也应该是很大的,在它存在的情况下奥尔特云为什么还能保持相对均匀?

我们希望能尽快通过望远镜看到这颗行星,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我们生存的太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