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相对论史话追光实验爱因斯坦光速不变以太it |
分类: 相对论史话 |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以光的速度运动,将会看到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呢?爱因斯坦在16岁的时候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你将看不到光,只能看到在空间里不停振荡的电场和磁场,但电场和磁场却不产生电磁辐射,这种事可能发生吗?如果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将彻底崩溃!而电磁学理论已被无数的实验所证实,显然爱因斯坦的追光实验不可能成功。但怎么解释呢?年轻的爱因斯坦认为人永远不可能追上光。可能当时的爱因斯坦可能并不知道这句话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这句话将改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但他坚信这句离经叛道的话是正确的。
前面讲了电磁理论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矛盾,以及洛仑兹等人的工作。以洛仑兹为代表的大部分科学家认为应该保留绝对时空观、以太论和电磁理论,放弃相对性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各种理论。而爱因斯坦的思维却与众不同,他认为相对性原理和电磁理论是经过无数实验检验的,是正确的,而绝对时空观和以太论则只是猜想,没有实验证明,同时他认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与伽利略速度变换公式并不是一体的,相对性原理更加基本。
于是,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
相对性原理:任何物理规律,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其表达形式都是相同的。
光速不变原理:在所有的参考系中,真空中的光速都是一个常数,不随光源和观察者所在参考系的相对运动而改变。
从这两条原理出发,爱因斯坦推导出两个不同惯性参考系之间坐标的变换关系,这个关系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洛仑兹变换,虽然这个变换式最早是由洛仑兹提出的,但他是不相信相对性原理的,他是为挽救以太而提出的这个变换式,所以他并不能算是相对论的创造者之一。
从这两条原理出发,可以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改变物理学的基础。正因如此,相对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被人所接受,直到一些实验证明了高速运动物体的相对论效应!
这里还有两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是到底有没有以太,前面讲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以太理论中,认为以太相对于绝对静止参考系静止。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绝对静止参考系的存在,认为所有的惯性参考系都是一样的,但他并没有提到以太,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否定以太的存在。尽管如此,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实验证明以太存在,而且从理论上讲,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并不需要以太的存在!也就是说,以太是否存在已经不重要了,对物理学的基础理论没有任何影响了。可怜的以太就这样逐渐淡出了人类的视野。
还有一个是真空中的光速到底是不是速度的上限,速度有没有上限呢?相对论并没有给出答案。还是回到光速不变原理,这条原理讲的是,在任何参考系中,真空中的光速都是一个常数,并没有将这个速度是一个极限速度,不可超越!我们所谓的速度极限,一方面从实验上来讲,我们从来没有观察到超过光速的速度,另一方面,理论上是受了洛仑兹变换的影响。从洛仑兹变换上看,如果某个物体的速度超过光速,它的位置坐标将是虚数,这个虚数意味着什么?我们不知道,也没办法在实验中观察。所以我们说这个虚数不能存在,于是光速成了速度的上限。也许有朝一日,我们理解了这个虚数,到那时,速度将没有上限。
注意一点:本文提到的两条原理是狭义相对性原理,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理论是狭义相对论,后面所讲的一系列效应,也可以叫做狭义相对论效应,至于为什么叫“狭义”,后面会给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