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景林的定妆照
剧照:街头巡逻的方景林
困难!压力!!还没等我从这几天PK的紧张和喜悦中走出来,这两座大山便劈头盖脸的向我压来!10天!距离开机还剩不到10天!
也许您会说10天时间不少了,10天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啊。不错,10天不短,可如果您了解了电视剧的拍摄方式和开拍前我“必须”要做的功课的话,那您也一定会和我一样,恨不得不吃不睡去节省时间,因为,它实在是太少了!很宝贵,所以我很珍惜!
首先,那本厚厚的《狼烟北平》我没有看过(哎!说实话很早就很关注并想去看它,但那段时间忙于生计和惰性就一拖再拖啦,看来读书是多么重要啊)。接着,又是厚厚的六大本《狼烟》的剧本。我通常的习惯,剧本最少要看三遍:粗读,细看,结合人物再去分析着看。象《狼烟》这样的本子就更得多看啦。动乱的年代、众多的人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国家的命运及个人的情感爱情、跨度四五十年的人物变化。。等等等等,这些光搞清楚了还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把所有的信息自己进行处理分析,汇总还原成“方景林”的信息,时代背景、人物关系、事件情感等等,都是“方景林”的,并尽可能的用“方景林”的思想和视角去平视分析这些信息。这便是所谓的“功课”吧。当然,“功课”还没完,信息有了,如何把文字的信息形象化这个“功课”比前面所有的“功课”都重要!大到人物整体是何形象,小到他和某个具体的人是何关系,这关系是自始至终的还是有变化的,是什么背景下的关系等等都很重要,《狼烟》人物那么多,文三儿,徐金戈,罗梦云,冯牧等等“方景林”和每个人都应该是不同的。这些弄完了,该到具体的“戏”上了,某场戏该如何处理?先不说如何“演”,先说台词吧,都梁老师的小说里好多经典台词都保留下来了,台词写的很精彩,当然也很难,最难的是台词里有好多老北京的话,对于我们这些大学毕业才移民到北京的人来说实在是个难题,没办法,你且得练呢!还有,人物造型,化妆、服装、道具各个部门的人都会找到你,人家也在抓紧工作呢。哎!这可都得要花时间呢。。
着急啊!您明白了吧,10天时间是多么的短暂和宝贵啊!!而且我深知,电视剧一旦开拍了,那么你的时间就不会受你支配,并且会很紧张很辛苦,再想去“补课”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抓紧吧景林兄,把“功课”做到前面!
原想时间是这么安排的,一天半的时间读完小说。四天时间去读完两遍剧本,剩下三天(预计,排除造型等时间)去做“功课”。
公司为了营造更好的创作氛围和便于演员熟悉交流,我们“年轻”演员提前一个星期就进组了。没二话,关起房门,开始了我的工作:读书、看剧本。
我们演员的房间都在一层,距离很近,而且房间也不很隔音。每天满楼都充斥着“叶兆明”、“徐金戈”、“罗梦云”、“冯牧”、“王德彪”等人慷慨激昂的台词声,此起彼伏,共鸣很好。每每能听到三三两两的在对着某段戏,在讨论如何处理如何更好。。总之,屋外的创作气氛超浓!我急!别人都在创作人物在对戏对台词啦,我还在看剧本还搞不清谁是谁呢,“早扮三光,晚扮三慌”,我能不急嘛!!我也想参与他们的创作,可我那时真的还没资格!没办法,关上房门,干你该干的吧!偶尔出门打开水,看到旁边房间的战友们喝着功夫茶热火朝天的在讨论,几次热情的邀请我去喝茶,我。。唯有苦笑,点点头不好意思的赶紧逃回屋里,反锁上门!那段时间,兄弟们都觉得我特“大牌”,孤傲,不合群(后来熟悉了以后告诉我的)!
这里,我要向舒砚同学(罗梦云)道歉!那段时间,舒砚老是来找我对台词,我大多数以各种理由回绝了,仅对的那么两次,也完全没对出什么质量!现在想来舒老师当时一定很失望,呵呵!还好,开拍以后一切都好起来啦!
总算熬过去了,开拍前,该做的工作基本算是搞定!这中间还要感谢刘佩琦老师和陈国星导演,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当我对某个问题想不开时,找他们聊,是他们给了我方向和信心!
《狼烟北平》拍摄了近三个月,这期间我也和我的“狼烟”兄弟们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后来聚会聊起那时的情景,“王德彪”依然耿耿于怀,笑骂我不合群。对于“王德彪”同志这种“小人心理”我当然是嗤之以鼻!但心里还是觉得很过意不去。。。。哎!《狼烟》的兄弟们,我大声说:我是冤枉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