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几乎没有穆斯林的国度

(2015-11-17 08:22:38)
标签:

杂谈

金博士导读:


穆斯林,一个超敏感话题,在日本更为敏感,敏感到了几乎避而不谈的程度。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欧洲,随着穆斯林移民和难民的大规模涌入,特别是2015年11月13日法国巴黎遭受ISIS伊斯兰恐怖极端组织的血腥攻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社会结构、政治生态、文明冲突的急剧转变,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首当其冲。


而美日不同,美国是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日本是单元文化的本源国家。

 

无疑,来自于强烈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国家的移民,伴随而来的高生育率、高失业率、高犯罪率……特别是自美国9.11遭受本拉登基地恐怖组织大规模袭击的重创以来,再加上20151113日法国巴黎中心遭受ISIS伊斯兰恐怖组织的多点血腥袭击,实际上已经深深改变了欧洲人曾经安详富裕生活的方方面面。


温和、浪漫、豁达的法兰西人,终于在血与火的沉重打击面前幡然醒悟,以牙还牙,奥朗德效仿拿破仑,一场联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全面打击ISIS的军事行动已经展开,法国确认向中东海湾派出唯一的“戴高乐号”航母,同时法国战机对盘踞在叙利亚境内的ISIS据点和首恶分子的定点消除的空袭正在一波波进行中。


ISIS定点消除的目标名单上,中国人也不例外,基于ISIS原教旨信念:“不是伊斯兰信徒,就是异教徒,就该死,就该用中世纪最残酷的杀戮方式处死……”

 

就是说,不反击,毋宁死,中国应以更主动更合作的姿态参与全球打击ISIS的战略军事行动,即使从中国的国家利益角度,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中国人自己。


当然,活跃在目标国家的伊斯兰极端分子不会束手待毙,激烈对抗不可避免。


日本也不会置身度外,2015年初两位日本人惨遭ISIS的斩首,历史上从来只向强者或征服者俯首的大和民族不可能健忘。

 

大和民族是一个高度同质化而不是多元化的国度,与穆斯林之间存在强烈距离感,自从明治时期以来,日本以美英法德西方强国为马首建国,也将西方对于无法与现代社会水乳相融的伊斯兰教的看法沿袭下来。


伊斯兰教具有攻击性的宗教观念使得日本人避而远之,举世震惊的美国9.11事件更是让不少国家都患上了“穆斯林恐惧症”,两名无辜日本公民被ISIS公开斩首的视频使得日本人从骨子里蔑视和远离穆斯林,巴黎11.13血腥事件更是让日本人加强防范穆斯林。

 

简单回顾一下ISIS与日本结下的梁子,20152月,日本以悲伤和愤怒回应了ISIS发布的一段视频,该视频展示的是杀害记者后藤健二(KenjiGoto)的恐怖血腥画面,然而,日本政府没有满足绑匪起初于120日提出的2亿美元(约合12.4亿元人民币)的赎金要求,并发誓不会向恐怖主义屈服。


在后藤健二家人的哭泣和日本人民的期待中,安倍强烈谴责了视频中宣扬的谋杀行径,宣称:“日本将与国际社会合作,让恐怖分子付出应有的代价。“


安倍还在首相官邸坚定表示:“我对这种卑鄙的恐怖主义行径感到愤慨,本人永远不会宽恕这些恐怖分子!”

 

我抛砖引玉,从日本谈起。

 

译文《一个几乎没有穆斯林的国度》发表于201411月,简单明了,脉络清晰,但不得不承认,其中的一些数据不准确,比如说日本东京只有一座清真寺,日本穆斯林一万人等等,事实是,日本清真寺的确不多,但确实还是存在,日本党派林立,百家争鸣,穆斯林人数大约为10万人,尽管如此,此文值得一读。


因此,我冒昧地将原文《没有穆斯林的国度》改成《几乎没有穆斯林的国度》。


一如既往,留下你的感悟和点评。


一个几乎没有穆斯林的国度 一个几乎没有穆斯林的国度 一个几乎没有穆斯林的国度  一个几乎没有穆斯林的国度 

文章来源:译言网

翻译:阿芳

2014-11-25


世界上国家,主要为欧洲国家,正在经历穆斯林移民带来的重大文化变革。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这些欧洲国家都是穆斯林国家移民文化的有趣案例,加之穆斯林民族的高生育力,他们的文化影响着这些国家方方面面。

有趣的是,世界上还有这么个国家,他对待穆斯林事务的官方和公众态度都截然不同。这个国家就是日本。他在对待穆斯林事务上它一贯保持着低姿态:外交层面上,伊斯兰国家的政府高层几乎从不访问日本,同样的日方领导也鲜少访问伊斯兰国家。日本会从某些穆斯林国家进口油气资源,与穆斯林的关系也仅与油气相关。日本政府政策是不给来自己国家的穆斯林以公民资格,甚至慎用对穆斯林常住居民的许可权。

日本禁止规劝国民信奉伊斯兰教(Dawah)。任何积极鼓励改信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都被视作蛊惑国外不得人心的文化。日本很少有教阿拉伯语的学院。在日本很难将Qur' an书引进,而且,就算是来日本的穆斯林也通常是外资公司的雇员。日本清真寺非常少见。日本政府政策就是尽一切努力不放入穆斯林,即使他们是外资公司派遣的信奉伊斯兰教的物理学家、工程师和经理。日本公众希望他们在家祷告。

日本公司招聘外籍员工时,特别要求其对穆斯林不感兴趣。即使他们成功进入日本,也很难租到公寓。穆斯林住在哪里,哪里的邻居就会觉得不安。日本禁止建立伊斯兰组织,更别提设立诸如清真寺、学校类的伊斯兰机构。现今东京只有一家imam。

同欧洲所发生的相比,很少有日本人信奉伊斯兰教。如果一位日本姑娘嫁给了穆斯林,她会被她所处的社会和家庭排斥。在日本没有伊斯兰法的用武之地。根据伊斯兰法,日本虽有清真食品,洁食,但是在超市里不容易找到。

数字证明了日本对待穆斯林的态度:日本有1.27亿居民,但仅有1万穆斯林,所占比例低于0.0001。改信伊斯兰教的日本人几乎没有。日本有成千上万的外籍员工是穆斯林,主要来自巴基斯坦,作为建筑公司员工已成功进入日本。然而因为日本对伊斯兰教的消极态度,他们保持着低姿态。

造成以上情形的原因有:

首先,日本人倾向将所有穆斯林混为一谈,认为其原教旨主义,不愿放弃传统观点,接受新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在日本,伊斯兰教被视为奇怪的宗教,任何有见识的人都应该远而避之。

其次,日本人大多不信教,国家风俗却带有神道教和佛教因素。在日本,宗教与民族主义概念挂上钩。日本人对外国人带有偏见,不管你是中国人、韩国人、马来西亚或印度尼西亚人、或者欧洲人。有的人将这称为“民族自豪感”,有人称这为“种族主义”。但这两种看法似乎都是错的。

第三,日本人摒除在抽象神中一神教和信奉的概念,因为他们的世界观显然与物质相连,而非信仰和情绪。他们似乎将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归为一组。基督教在日本并没有被消极对待,这显然因为在日本民众心中耶稣的形象正如佛教和神道教一样。

关于对待伊斯兰教的态度,日本有件特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为对待伊斯兰的消极方式,日本人觉得没有必要向穆斯林道歉。 但涉及到穆斯林国家油气资源方面的经济利益,他们又另当别论了。在这方面,日本人有必要与这些国家维持友好关系;而另一方面,日本民族主义者认为伊斯兰教适合国外,而非日本,因此穆斯林必须在国外。

因为日本人性情温和,对外国人表现平和,外国人对日本的印象也是礼貌而尊敬的。日本外交官绝对不会在有外国人在场时提高音调,或说话无理。因此,尽管他们在移民问题上对待穆斯林有种族偏见,外国人对他们的印象也是礼貌而尊敬的。当日本官员被问到关于他们如何对待穆斯林这一尴尬问题时,通常会选择不答。因为他知道真实的回答会引人愤怒,同时也不能更不愿给出一个虚假的回答。他会微笑,沉默。如果问得急了,他会推说要问上司,当然这个问题也就到此为止了。

因为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消极态度,日本成功做到让自己的国家少有穆斯林的存在,包括从街头行人、组织和公司员工到高级官员的各人口层。与其他国家相反,日本没有“人权”组织来支持穆斯林反对政府立场的诉求。日本没人靠非法偷渡穆斯林来赚钱,也几乎没人帮助穆斯林获得短期或长期的居民或市民许可,即使这是合法的。

移民日本的穆斯林最少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在雇员和雇佣上的态度。移民工人在日本并不受待见,认为他们是抢饭碗来了。日本雇佣者认为有义务招聘自己国家的人,即使花费要比招聘外国工人高。日本雇员和雇佣者间的传统联系要比西方国家强,他们彼此承诺:雇佣者觉得有义务给雇员生计,雇员觉得有义务贡献自己的劳动果实。这种情形不鼓励雇佣外国工人,因为他们对雇佣者的承诺低。

 公众和政府官员对待穆斯林移民的态度一致,在日本围拢成铜墙铁壁,使穆斯林缺乏许可及克服问题的能力。在穆斯林移民这一问题上,铁壁压制了世界对日本的批评,因为他们明白即使批评他们也无济于事,并不能说服他们打开大门,迎接穆斯林的移民。

日本给整个世界上了一课:国家遗产和移民许可间存在着直接联系:一个有着固若金汤并清晰明了的国家遗产及认同感的民族,不会允许世界的失业人员进入自己的国家;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及民族认同感不堪一击的话,对国外文化侵入毫无招架能力,让其侵入自己领土,肆无忌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