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股民的大洗劫即将上演,纯粹胡说八道

(2015-04-25 08:40:49)
标签:

杂谈

【写的辛苦,你愿意打赏吗?想测试大家对股市分析的兴趣。】

立论错了,结论必然错。

刚在海外论坛看到一篇文章,“对股民的大洗劫即将上演!”不看则已,一看忍不住“拍案而起”,多说两句,此文逻辑有明显的硬伤,纯粹是多年老套的思维,哪来的大洗劫?谁是洗劫者?如果不是政府,难道是最聪明的投资人或投机客自己?误导股民,岂有此理。

几个基本道理说明一下。

1)股市的属性是交易,交易就有波动或盈亏,把上涨称为泡沫,把下挫看做洗劫,立论错了,结论怎么会正确?

不波动能投机吗?有波动才有获利机会,只看多,不看空,希望股市每天高涨是不可能的。股市跌了骂政府或机构坑他们,涨了也要骂政府或机构挖坑计划埋他们,这是太不了解股市特别是第四波投机性疯牛市的性质和表现。

股市从来没有洗劫一说,除非是无法无天的黑势力操控股市,这绝对不是中国现状。

2)从来只有避险,没有逃险或用远离股市来拒绝投资或投机的说法。

买空卖空,以及无数金融工具就是设计用来平衡风险的,除了中国的砖家,没见过海外比如美国专家鼓噪股民远离股市,股市的设计就是交易的。

3)机构基金如对冲基金,或职业投资人,一般过度侧重市场或企业的潜在风险,大都看空或做空。很显然,在牛市时,他们的表现逊于(underperform)一般股民,而在熊市时,强于(outperform)一般股民,说来说去,还是交易,堤内损失堤外补,就是这个道理。

4)中国这一轮或第四波大牛市,与基本面完全无关,甚至负相关,而与海内外集聚的资金密切相关,我定义为“投机性疯牛市”,靠钱堆集起来的纯资金市。资金渠道多元而集中,来自政府货币宽松政策、房地产售后资金、企业生产资金、个人储蓄、养老基金以及海外热钱形成的日万亿资金交易量,一波波涌入股市,强力推动和支撑着这一轮轮疯涨。

5)股市崩溃或180°拐弯,必须满足二个基本条件,首先,中国大陆本土出现极负面的内部政治性或外部军事性事件,而经济疲软下滑众所周知,不足以拉跨股市。其次,股市飙升到某一个高度,海外对中国做空舆论空前高涨,大多数股民下意识地产生共振,集体性大幅抛售,获利回吐,引爆股市资金系统萎缩,骤然撤离,一泻千里。

遗憾的是,根据《金博士新智库》的研究,上述两个基本条件在目前尚未成熟,或还不是时机,上涨趋势没有改变,在仅仅是波动甚至不是剧烈震荡中稳步上升。

6)自我去年七月吹响第四波牛市正式启动的进军号,从2000多点开始,一年不到暴涨100%以上,基本站稳在4000点之上,上周五触及4400点,其间上下波动并不激烈。目前看来,尚未出现大幅度震荡,只在200点区间波动,说明各类各路投资人投机客正在从热身进入激战状态,不会就此定格,打住,至少在目前为止,创历史新高是第一战斗目标。

对股民的大洗劫即将上演,纯粹胡说八道 
从2000点到4000点,是100%增长,从4000点,到6000点,是50%增长,历史上,一旦突破历史新高,可能创下一个又一个新高。

理论上,实践上,疯涨会逐步减速,震荡取之于小波动。

反复强调一点,这是与基本面无关的投机性疯牛市,或者说是大赌场,今天还在纠缠什么基本面或该不该涨的砖家们,要么不懂股市,要么不懂装懂,休矣。

6)如此疯涨,即使买指数基金,也已经翻倍了,可以说,一部分股民是赚钱的,真金白银,获利回吐,随时兑现,收兵回朝,这怎么可能是泡沫?

即使股市某一天大崩盘,大拐点,也是最后一波进入者策略性交易失误,可以止损,可以逃离,何来洗劫一说?

买房子买到最高价,难道也是大洗劫吗?当然不是。

请大家彻底摒弃“大洗劫”一说,如果非说是洗劫,也不是政府,政府不可能操纵日万亿成交量的市场,还不如说是“洗牌”,大部分人的资金交易失败,流入极少数人的囊中。

最后,实战型经济学家和产业分析师讲究预测结果,而不是其精致的研究过程,公信力完全建立在是否准确预测之上,胡侃谁都会,错一次可理解,错几次也可原谅,反复错就没人信你了,甚至认为你是个骗子。

这里面的道理是,分析再完美,预测错的离谱,不是垃圾胜似垃圾。

                                                                                         克里斯托夫金博士
                                                                                            2015年4月24日于硅谷
 

 

http://mmbiz.qpic.cn/mmbiz/SnC6B0nzkoetXcPxLcgRzDt8tWcyPTNHiaROQAvdPBeoHuxdxwiaEUmsDXHYIhup5z9VPr0Riayxm916n1h2FlXeA/640?wxfmt=jpeg&tp=webp&wxfrom=5

 

文 / 姚树洁


2015年4月21日

 

泡沫的重复

 

中国股市又暴涨了,严重重复了2006年和2007年的泡沫大戏。为了解读中国股市泡沫的形成和爆破的机理,我和一位博士生联手写了一篇学术论文,其研究方法与金融行为学类似,但是,我们没有按照任何以往的行为理论去写作,而是通过观测、假设和假设的检验,得出了的结论。

 

泡沫的形成机制

 

第一,当股市处于上升状态时,他买、你买、我也买,大家天天都在谈论赚了多少钱。因为,在大牛的时候,实际情况是买什么,赚什么。2005年的下半年开始,直接到2007年的9月份,都是这样的情况。因此,原来对股票不感兴趣的人,看到人家赚了,就憋不住,也开始出手。2007年上半年,连扫大街的大妈,扫厕所的大爷,都憋不住了。沪深两地的股市,参与炒股的人数超过1.3亿人。

 

第二,当大家赚钱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想发大财。中国人勤劳、勇敢、节约,不假。但是,中国人赌博的心情太沉重,侥幸的心理太明显,也不假。大家认为,今天能赚,明天就能赚更多,而且,赚得越多,野心就越大,以至于一旦进入股市,就像进入了赌场。

 

第三,嫉妒心理,也是很明显的。她/他发财了,你也发财了,我就受不了了,吃亏了。所有,我也要赌一把。这样一来,大家不就都在赌了吗?

 

中国股民,三种“不理性”心理:贪婪、嫉妒、跟群。是股市“一惊一咋”的重要社会经济基础,没有任何理性的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这种行为。

 

泡沫行为心理学理论:赢亏不对称心理反应

 

那么,用什么理论呢?我们用了“赢输不对称的心理反应”作为解释中国股市泡沫形成及其爆破的理论基础。

 

当大家赢的时候,每赚1万块钱,高兴一阵子,再赚1万块,高兴的程度就没有前面赚的那1万块那么高了。这种随着赚的钱越多,而边际“幸福”度下降的现象,导致投机者为了得到更大的“幸福”,而不断加大“赌注”。这样一来,当大家的“赌注”下的越多的时候,股市疯涨的速度就越快,而投机人,就越发疯狂。

 

股市泡沫就这样形成了。那么……


股市什么时候爆破?

 

股市爆破的触发点是当许多人再也没有钱,或者没有意愿投钱的时候开始爆破的。2007年的股事爆破有两大触发点:(1)城市居民把三分之一的家庭财产都砸到了股市,再砸的意愿就没有了,因为,超过三分之一,大多数家庭就开始理性了,因为毕竟不能把养老送终,或是孩子上学的钱都砸进去吧?或者,不能不吃饭,不住房子吧?所以,当城市居民投入股市的钱等于或大于所有居民财富三分之一的时候,就是中国股市爆破的时候。(2)2007年底,中国的房价开始上升,居民认为投资股票的风险加大,还不如投资房地产。

 

可是,当股市一旦进入熊市,股民的撤离速度,比他们当时买股票的速度快10倍。为什么呢?

 

因为一旦股市进入熊市,原来盲目进入股市的“跟风者”心理非常脆弱。同时,因为每输掉1万块钱,“不幸福”的感受增加。而再输1万块钱,其边际“不幸福度”比前面所输的1万块钱更大。也就是说,输钱的时候,越输,越悲痛。为了迅速减少悲痛,就必须“割肉”,所以,大家像发疯似的,急速撤离股市。

 

http://mmbiz.qpic.cn/mmbiz/SnC6B0nzkoetXcPxLcgRzDt8tWcyPTNHSuWzGuDAAPMcdxzne8ibElibYRb1zDB3wuNwRNCwiabmtSia6MuTRRbicPw/640?wxfmt=jpeg&tp=webp&wxfrom=5

 

历史的教训,政府有责任

 

2005年至2007年的牛市延续了两年,可是,股市从最高点的6170点,下跌到2005年初的水平,却只要3个月的时间。之后的7年,老百姓对投资股票的态度,从“谈股兴奋”变成了“谈股色变”,导致股市长期萎靡不振。

 

政府在2005年到2007年期间,做了许多推波逐浪的事情。一是加快速度,包装许多上市公司,大规模地圈钱。二是,政府的监管部门,对股市不断飙升,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教育股民,宣传股市的投资风险。

 

加上许多上市公司动机不纯,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导致中国股市突然暴涨以后,长期处于“死亡”状态。

 

本次股市暴涨的速度,像是完全克隆了上一轮股市的疯狂。首先,新入市的股民,没有经过上一次的洗劫,不知道输钱时的痛苦。其次,这一次股民的钱比上一次多数倍,疯狂程度比上一次一定是有过之而不及。我估计本次的高峰点可能要突破8000点,不过,随之而来的将是一场激烈的爆破,而且,受伤的人会更多,影响更大。

 

作为股民可以没有理性,可是,作为政府,不能没有理性。我认为,政府在这个时候,首先,必须严格把关,不要随便批准入市。其次,不能采取任何形式鼓励股民投机。如果不这样做,两年以后,当股市泡沫大爆破时,政府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