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在去上课的路上,就是在上课,或是走在下课回家的路上,以前是家、学校两点一线,现在是家、N个培训班多点成面,你的活动范围大了,但你的自由愈发的少了。
—— 写在这个消失暑假里,为那些整日奔波苦的学生
好久没有整理办公桌上的废文件了,今天一整理,发现里面夹杂了N多夏令营的、英语培训的、艺术培训的广告和宣传品,看到这些广告,我不禁摇摇头,叹口气,都说现在的孩子是在蜜罐里长大,但他们可能已经找不到什么叫真正的幸福了。想想我们那个年代,虽然生活苦些,但没有那么多的培训课,寒暑假就是我们的解放日,除了偶尔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剩下的时间不是在篮球场上,就是在草地上踢足球,那个时候没有名牌,能有一双双星的球鞋就非常奢侈了,但拥有自由的奔跑就是幸福,有挥汗如雨的淋漓尽致就是幸福,现在的孩子已经很难享受到这种幸福了,空调房里是奥数的难度,名牌背后是考分的压力,别的学生学的,你要学,别的学生不学的,你也要学,这就是如今蜜罐里的孩子所谓的幸福。
上周末跟几个老同学聚会,大家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们都在学什么,虽然嘴上说对孩子采取放养政策,但其实一个比一个的监管政策严,最后,大家相视苦笑。
孩子们利用暑假都在学什么?经过调查,普遍学的都是英语培训,理由很简单,英语已经成了变成社会人生存必须的工具了;其次就是小升初、或初升高的培训;最后,就是家长给孩子安排的左餐,比如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类的,旨在培训养孩子的文艺范。
是谁剥夺了孩子的假期?很多父母表示,看到孩子每天像赶场似的参加培训其实也很心疼,但是别的孩子都会参加补课或培训,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参加,就会被落下;还有的父母说,如今像原来那种文化宫少了,孩子放了假如果不参加培训班,就会像脱缰野马,如果只是打打球还好,要命的是现在网吧、游戏厅实在太多,孩子们又没有自制力,一旦上了瘾就后悔莫及,所以思来想去还是去培训班的好。
学生的培训方向对了吗?如果问家长,学生的喜好是什么,参加那么多的培训,他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可能家长自己也摸不着头续,只知道要求孩子花了钱就得学出成绩来,否则父母的辛苦钱就会打水漂,于是孩子们为了父母的辛苦钱,为了不被落下,硬着头皮参加各种培训班,为全才型人才奋斗青春。
该如何引导学生的兴趣培养?很多家长认为,学生主要以学为主,致于兴趣那是不能当饭吃的。昨晚,看了周立波的访谈,这个思想有深度,行为够活宝的人物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别有用心的,他说他的女儿最初学钢琴,但学了一段时间就不想学了,厌恶钢琴了,于是他又请老师教女儿音乐知识,三个月后,女儿开始主动申请练钢琴,这个就是兴趣培养的引导。他简单的阐述让我这个做教育的人都自叹不如,我很惭愧会对女儿的教育偶尔也采取强制执行的行为。
既然孩子们的暑假没了,自由没了,那就帮助学生、引导学生朝着兴趣点高方向进行培训吧,别再做太多无用功,毕竟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全才型人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