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宇东
张宇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62,018
  • 关注人气:48,4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0后的“小人书”是一个过时概念

(2010-09-02 21:49:20)
标签:

漫画

小人书

动漫产业

动漫人才

中国

传媒大学

张宇东

杂谈

分类: 动漫教育

70后的“小人书”是一个过时概念

 

    那天难得抽空在家里陪孩子,想给她讲个故事玩,随口就问:“那本小人儿书放哪了?”小人儿书,是我们这代人从小爱不释手的好朋友,今天说出来,怎么突然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老婆也马上纠正我:“你说的是那本漫画吧?”哦,漫画!现在的孩子哪里还看小人书?

 

   漫画书不是小人书

 

    小人书,应该算作连环画的俗称。像我们这代70后的人,或者很多80后,小时候几乎都是看着小人书长大的。小人书一页上面一幅画,每一幅简直都是一张美术作品。可以说,小人书是我们这辈人儿时的精神寄托。《鸡毛信》、《东郭先生》、《林海雪原》、《三国演义》……藏在课本中或放于枕边,百看不厌。书中的小人儿就像列队等候,接受心灵的检阅。在欣赏着一幅幅精美画面的同时,我记住了机智勇敢的放羊娃海娃、滥施仁慈的东郭先生、勇敢豪放的杨子荣,更对桃园三结义、曹操献刀、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等经典故事烂熟于心。小人书以其独特的形式吸引人,同时也带来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一代有一代的福气。90后甚至00后的孩子们,有更丰富的童年。与PS机为伍,与电脑结伴。小人书对于他们而言,大概是很模糊的概念。也许类似漫画书?可为什么叫“小人书”呢?他们不解。

 

    他们更不了解的是,如今凤毛麟角的小人书曾经有过怎样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后,连环画迎来了创作和出版的高峰,成为20世纪我国发行量最大的通俗美术出版物。1977年到1980年期间,全国出版的小人书达到3000余种,总印刷量10亿册;1982年出版量达到8.6亿册,1983年到1984年更是达到了15亿册。

 

    甚至有人说,以前流行的小人书,就是现在漫画书的缩小版,或者是更针对小孩儿这一读者群,才叫小人书。此言差矣!

 

    身兼动漫人才培养的责任,我也经常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课程双修班的负责人探讨动漫发展、动漫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谈到动漫和小人书,这位负责人也很感慨,而且显然比我更有发言权。他认为,漫画跟小人书最大的区别是语言不同。比如,在漫画里面,一格可以只画一只眼睛。这就类似电视上的特写镜头,大部分画面单独存在意义不大,但极具动感;但是小人书里不会只用一只眼睛占一幅画面。小人书的每一幅图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情景,是静止的,有中国古典艺术的特色。每页一幅画面的下面,还往往会有一段文字说明。

70后的“小人书”是一个过时概念

 

   动漫要向小人书学什么

 

    有了漫画书与小人书的不同形态,也就有了孰优孰劣的争论。对于广大70、80后而言,小人书不仅是一种记忆,更是一段情感。所以,在小人书日渐销声匿迹、被各种漫画书取代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愿意拿出小人书原价几百倍的价钱来购买或收藏。

 

    可能是小人书一成不变的巴掌大小、冗长的文字解说、缓慢的节奏跟不上人们日益求新求变的心理需要,也可能是绘画高手的流失、绘画技法要求的严苛、新手的粗制滥造等,最终导致小人书走向一声叹息的结局,只能成为70、80后们的回忆或是将来博物馆的收藏。

 

    然而,现在的动漫产业,一定可以从风靡一时的小人书中有所借鉴,发挥其优势为动漫发展所用。

 

    有人说,日本动画大师崎峻的画风就源自中国的连环画(小人书),只不过是被“日化”了而已。我不明白这么说有何依据,但动漫产业尤其是中国的动漫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学习、借鉴是必不可少的阶段。但我们必须学会在借鉴的基础上消化和吸收,中国的动漫发展才有希望。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文化消费模式的日益丰富和多元化,是造成小人书热潮“消退”的主要原因。面对看电视、唱卡拉OK、打游戏、上网等更为多元的丰富选择,小人书一家独大的局面自然难以为继。

 

    此外,曾经以独特创新、内容丰富著称的小人书出版,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题材选择上过于单一、僵化,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忽视市场因素,最终只能被市场抛弃。

 

    如今的动漫作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与电脑结合成Flash、CG(电脑动画)、网络游戏等。动漫是包含了像动画片一类既可以看到,又有游戏可以参与,既如漫画书、动漫玩具可以触摸,又有Cosplay可以体验的综合艺术形式,更大限度上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潜藏优势与机遇的动漫产业,同样面临着缺乏创新意识、内容表现雷同、模仿严重、特色不足等发展瓶颈,如果不能很好地借鉴尽快弥补,难保动漫不会遭遇小人书一样的尴尬境遇。

 

    放眼国外优秀动漫作品,看看市面上流行的国产动漫作品如《喜洋洋与灰太狼》、《蓝猫》等,秉承着动漫作品“幼儿动作片”的套路,甚至还停留在说教的层次上,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国内动漫作品只有静下心来,把挣多少钱先放一放,扎扎实实地搞搞创作、找找灵感、补补“童心”,才能有希望把中国动漫做大做强,那么中国动漫的崛起,才真的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愿经过我辈甚至几辈人的努力,能够让动漫蓬勃地发展下去,不会落得如小人书被挤进博物馆般的无奈和悲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