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灾区人民内伤心灵心理治疗美好生活舟曲动漫传媒影视动画张宇东 |
分类: 动漫教育 |
2008年汶川地震,巨大的灾害不仅摧毁了无数同胞的房屋和村寨,还深深伤害了灾区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儿童的心灵家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多家机构,就曾发起过针对灾区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的动漫心理援助公益活动,倡议用动漫作品来放松和抚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
又是一次大灾的考验,灾区人民面临着失去家园和亲人的痛苦,治疗心灵创伤、使他们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恢复和提高的难题又一次摆在人们面前。在进行救助和物质支援的同时,更要重视灾区人民“内伤”的治疗。动漫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动漫是极具亲和力的良药
动漫与现实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从而能更灵敏、更广泛、更细致地反映出时代特点,是一种使沟通变得更容易的媒介或方式。它是一种最具亲和力的良药,类似于艺术治疗,通过某种艺术表现与当事人沟通,使那些难以通过语言表达的问题或当事人自己并未意识到的问题,通过这种媒介表达出来,在潜移默化中让他们接受影响。
动漫的幽默是一剂良方
幽默是很多动漫的重要特点,这种特点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毫无疑问,“笑”对于身心健康的意义非常重要。动漫中的幽默,包含着一种对现实的接受与肯定,也是对我们自身弱点的接受与肯定。其特点类似于心理健康中提倡的“肯定自我,悦纳自我。”
动漫和人的心连在一起
动漫的线条也好,丰富的色彩也罢,或者是故事情节生动,总而言之,动漫往往使我们看到自己,看到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看到了积极面和消极面,看到了我们的人性。它是我们现实生活的投射,也是我们心理的投射。它自然而然地促使我们思考。从这种角度讲,动漫与其说是一种产业,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与其说是一种释放,不如说是一种理解;与其说是一种寄托,不如说是一种治疗。因为它和人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体现了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治疗意义。如何去解读,取决于欣赏它的角度和心。
动漫是对生活的美好表达
回忆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我们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温馨和激动。那些充满色彩、幽默、浪漫、勇敢、亲情的动漫无不给我们带来许多奇妙的乐趣和美好的联想。现在,我们仍会被动漫中洋溢着对生活的美好情感而感动,因为动漫往往凝练了人们对生活最原始、最本真的感悟和思考,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带给人一种心灵的慰藉和艺术享受。
我和中国传媒大学影视动画双修班的负责人朋友们也在探讨:面对家园的摧毁、亲人的离去和难过的记忆,把这些美好生活表达的动漫作品拿给灾区人们看,会不会是对他们心灵更大的摧残?让他们对比现实与美好的巨大差距,是不是会形成更痛苦的心理落差?但我们一致认为,正是动漫的美好一面,对帮助人们度过心理困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著名漫画家几米就曾坦言,漫画创作本身对他就是一种治疗。1995年,几米被发现患了血癌,他在创作中不知不觉地投射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个过程令他感到愉快,同时也巧妙地将他从“被禁锢在自己的恐惧里”,带至较明朗的天空底下。即便是动漫作品中透露出的孤独、疏离、脆弱等情感,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体验后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没有怨恨,没有责怪,而是一种坦然接受。
正是这样的坦然,可以改变灾区人民看待生活中消极面的态度。就像荣格所说:“心理治疗的主要目的,不是使人进入一种不可能的幸福状态,而是要帮助他面对苦难具有一种哲学式的耐心和坚定。”而这,也正是眼下遭受物质和精神重创的灾区人迫切需要的。
真心希望类似的动漫心理援助公益活动能再次及时开展,希望动漫界人士能携手为灾区人民特别是孩子们重建宁静的心灵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