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宇东
张宇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59,697
  • 关注人气:48,4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正确做慈善和公益

(2010-04-20 20:55:45)
标签:

慈善

公益

捐助

扶贫

弊病

公正

企业

监督

社会

生活

灾区

杂谈

张宇东

分类: 生活随笔

晚间看央视直播的赈灾演出,一笔一笔的捐款飞往灾区,心里觉得很感动,替那些远在青藏高原的在地震中深受创伤的人欣慰,在危难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看到一种内在的凝聚力。虽然很多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国人对很多事情的漠然,灾难面前大家的情感却是真实的。晚会间很多企业都做了捐助,这也是让人欣慰的,在慈善和公益的路上,企业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中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飞速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美好的前景似乎就在眼前,虽然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并且让人觉得不是那么顺心顺气,但我们对未来满怀憧憬,也有足够理由相信中国一定会越来越好。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无论是经济发展中的高房价和就业压力还是现有经济机构中的种种问题,都是我们前进和发展的障碍。近几年的中国似乎总不那么太平,大大小小的灾难和事故层出不穷,揪着大家的心也考验着整个社会的保障机制。灾害和艰难局面的不断出现也把慈善和公益这样的中国人一向不太关注的词推到了公众面前。随着社会发展和贫富差距逐渐拉大,慈善和公益事业作为社会财富再分配和体现友爱精神力量的有力工具,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熟悉和认同。

 

玉树地震发生后,很多人在挂念灾区民众的同时都忙着张罗捐款捐物的事情,不过和一些朋友们在商讨捐款捐物的时候遇到了一点不大不小的尴尬,想起来心里就会觉得很不舒服:很多人都非常想捐助灾区,但却宁愿等到合适的机会亲自为灾区做一点事情也不愿意在情形最危急的当下把钱捐给慈善机构。

 

中国的慈善机构缺乏公信力是由来已久的事情,这不单单是因为国人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接受度尚且不充分,其中很大原因是中国的慈善事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其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从而制约了其发展。相信类似我前面提到的尴尬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都曾遇到过。一项针对近五千人的调查指出,71.9%的受访者认为慈善事业人人有责,但只有21.5%的人曾主动向基金会或公益组织捐款,近七成被调查者甚至表示,如果手头有闲钱想用于慈善事业,他们宁可自己去找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通过基金会。

 

公信力是衡量慈善机构实际影响力大小的最重要指标,也反映出慈善机构筹款能力和民众对它的信服程度。善款的合理分配使用如果不能做到阳光透明,社会对慈善机构的自律和权威性都产生质疑,这恐怕是目前中国慈善机构共同面临的最现实也最尴尬的问题。

 

当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慈善事业就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社会的高速发展也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和问题,所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等也都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此相关的公益事业随之兴起和发展。中国的慈善和公益事业似乎一直饱受诟病,很少能够取信于人或者寄予希望,不过,事情总有些例外。

 

前几天,正在迎来世博会的上海,几家优秀的企业首次联合发布了“积极乐观,美好生活”可持续发展宣言,时间选择在了距“世界地球日”还有一周。 承诺将通过重新设计工作和生活方式,把可持续理念融入其业务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以推动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为己任,努力成为中国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典范,并且在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水资源管理、节能减耗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表达了对社会的责任 

 

发布会上世界自然基金会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代表也作了可持续发展的承诺。看过了这个发布会,我才知道从20076月开始,有些世界知名的公司已向世界自然基金会捐助了2000万美元,用于资助保护全球最重要的七个淡水河流域,其中包括中国的长江流域。此外他们还开展了水域保护、水资源利用、收集雨水、植树造林及有效利用农业用水等行动,由此我想到了我曾经看到过的很多景象,想到了流着黑水的淮河,想到了河南那些被工业废水和比比皆是的污染毒害之后全村感染癌症的农民。工业发展与和谐社会看上去已经水火不容,其实是某些企业在发展中忽略了自身的责任,如果能够在发展中始终不忘记自身的责任,把公益放在心头,也许那个“积极乐观美好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承诺就会成为现实。

 

在慈善和公益的路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希望出钱出力添砖加瓦,而慈善和公益也需要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如何有效地建立渠道将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慈善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的慈善和公益事业要获得阳光发展,在现有的环境中选择与优质企业联姻是很好的出路。

 

慈善和公益是推动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力量,慈善公益事业自身的前行和发展也需要力量,它们的发展绝不是捐款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在实践中灌输一种理念,培养全民的公益和慈善意识,营造慈善公益事业在从城市到农村全面开花结果的局面,并且使之成为全民和所有企业及机构自觉自愿的意识与行为。在与企业的联姻中,慈善公益事业能够获得发展和推进,企业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品牌,慈善公益活动也更能产生社会影响力,更主要的是,企业和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起到监督作用,促使慈善公益更加透明和健康。

 

西南大旱,玉树地震,层出不穷的灾难与人为制造的有损环境和人们健康的种种事件交替出现,我们经历了太多,也注定还要经历很多。天灾人祸都有,无论慈善和公益机构做得对或者不对,无论他们的工作多么不到位,也不论未来的公益道路有多艰难,这都不应该也不能妨碍人行善的决心和行动,因为慈善和公益事实上不是为了政府号召或者某些机构的需要,而是因为善良的心,对社会的责任,无论个人还是企业。

 

古人说:众善奉行,面对伤痕累累的社会和生活,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只是,个人和企业都需要更加透明和阳光的慈善公益通道,爱心应该始终走在洒满阳光的道路上,或许,与优质企业联姻是公共慈善公益事业一个很好的选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