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学校基础孩子学生治安社会责任管理纯洁杂谈张宇东 |
分类: 基础教育 |
前一段时间,有传闻说昆明市有关部门要求本市所有的中小学在每个班筛选2名到3名学生,担任有关校园暴力、手机和网络淫秽信息、校园周边的交通状况、学校周围不良少年举动监控等信息收集工作,并给这些学生冠以“治安小信息员”称呼。小信息员的走马上任,让人深感不安。
学校是纯洁的地方,尤其是中小学校,年幼的他们更应该是没有杂质。昆明市的做法,是希望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能够全面详细掌握校园的实际情况,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做法却完全错误。校园治安的治理和周边交通秩序等管理就应该是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的处理范围,让这些本该纯洁的孩子,去窥视,猜忌,观察,同学之间的情况,让他们把时间浪费在观察校园治安和周边秩序上,这样既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也有可能危害他们的安全。
《潜伏》中余则成,斗智斗勇,在思想上得到统一后潜伏在敌人后方为正义事业而努力,这则新闻中的小信息员们似乎也是潜伏在校园中,情况却大不相同。校园是让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学生的职责就是好好学习,校园的职责是提供地点和老师让学生可以好好学习。他们在校园获取充足的知识,更是在学校养成良好的性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性格养成很大一部分时间就是在学校,诚实,乐于助人,自信,开朗等这些好的性格都会在学校中潜移默化的交给学生。
治安小信息员所做的事情却不是如此,对于校园暴力,对于学校周边的不良信息,这些都是国家机关和教育有关部门的事情,他们理应自行去解决,去控制。本身应该保护学生的这些机关反倒让学生来为他们提供线索,这就是不应该的事情。毕竟学生的接触面很窄,他们所得到的信息更多的是来自同学之间的,这样同学之间本来的小打小闹却容易当做校园暴力处理而被上报。同学之间的情谊会受到污染,不仅是对小信息员的伤害,对别的同学也是如此。校园的风气在这种氛围的笼罩下,更是会压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旦有了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学生的反应能力和承受力也不足以应对,更会给他们带来危害。
教育部门和公安机关应该有更好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些年里的确有很多校园暴力和校园周边不良情况出现,但是不应该本末倒置的为了问题,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和利益。中小学生的内心教育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心智还没有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方面却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可以去思考学习事情,这两方面的作用让他们很容易就有崇拜的对象,所需要模仿的偶像。如果昆明市的这种风气继续下去,中小学生的模仿对象很容易偏差的出现,他们不成熟的心智也会受到影响。
在这个产生偶像的年代,偶像的魅力不可不去重视,学校里少掉这种小信息员,而是存在组织学习,寻找让学生可以学习的榜样,这种小信息员的职责是收集学习方法的资料,是收集好人好事,是收集好的榜样。小信息员变成学习上的好标兵,这样做让学校的氛围可以活泼起来了,又可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那些暴力事件自然不会发生,这样的小信息员才是有意义的存在,对自己和对周围的学生都是鼓励,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还可以培养他们融入集体的性格,互帮互助的学习到生活的真谛。
校园的暴力事件和校园周边秩序等的管理应该有专人负责,有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相互协调得出方法,安全问题也是受到学生和家长关注的,保持校园的安全就是为学生的未来之路铺上坚实的道路。不难想象,那些纯朴的孩子根本无法真正监控或者捕捉与他们正好相反的不良少年的种种行为和举动,又不能长期工作却不出成就,一个很容易就会出现的情况就是很多担任小治安员的孩子很可能会拿比他们更加规矩老实的孩子开刀,动辄以举报等威胁,其实客观上是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做法促成了小学生针对弱小同学“钓鱼”的做法。
让孩子走向正确轨道,这是学校和教育机关应该去做的事情,关心中小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外界的校园暴力世界不去打搅他们,他们思想的成熟也是抵抗暴力的重点。现在的中小学生普遍负担很重,他们开始面临着高考,大学和走出社会的道路,老师和家长都给予他们最高的期待,可是他们的内心快乐程度却受到质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比起这些不应该由孩子去面对的社会问题要严重的多,这一点恰恰被很多人忽略了。
中国的现状是,孩子已经需要面对多层的问题,来自自身,来自家长,来自学校,来自社会,只是不希望还会有这种强加在他们头上的潜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