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既是高中生考大学的关键月份,也是大学生毕业就业的关键时期。作为近几年中国正崛起的一项新型产业,动漫产业的人才需求格外受到各方关注。与许多行业人才饱和的情况相反,全国动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多达15万人,不过与需求量成反比的是,到目前为止真正的从业者仅有7000至10000人。有的人会问,为什么我国动漫人才会如此稀缺?是缺乏动漫专业吗?是培训机构太少吗?
显然不是!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7年,我国已有447所大学设立动画专业,1234所院校开办涉及动漫专业的院系,涉及动漫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达6.4万人,在校学生46.6万人,人数远远超过美国、日本等动漫发达国家。而随着近年来的动漫热和网络媒体热,大批的年轻人希望能够从事影视制作、广告动画、动漫出版、多媒体设计、网络游戏等方面的工作,因此,动漫类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递增。
既然有这么多动漫专业学生,为什么动漫市场还是人才紧缺呢?大学生“难找工作”,企业却“找不到合适人才”为什么会成为动漫行业人才面临的一个尴尬局面呢?
对此,有关单位招聘人员解释到:“动漫企业难以寻求到合适人才,动漫专业人才缺口的需求仍无法满足,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实际掌握动漫技能的人才匮乏。在目前动画行业的人才结构中,大部分是制作人员,且大都是通过对本地美术人才的再培训产生的,普遍存在知识技能片面,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由于企业成本和实用性的要求,其工作内容也是动画加工的低技术、低成本的重复劳动,知识结构和目前大学的动画教育内容相去甚远。”
曾经和一名从事游戏开发的朋友交谈,他告诉我说:“单位曾经有个实习生,还是动画专业的研究生,但每次实际操作起来,基本上什么都不会,连最简单的操作都不会。我问他学校都上过什么课,他说学校学的是理论性的。”
由此可见,高校学习与社会工作实践中的脱节,是造成动漫行业大学生“难找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尴尬局面的最关键因素。
随着近几年动漫产业受到国家大力扶持,蓄势待发的中国动漫产业求贤若渴。在这样一股热潮中,从2003年到2007年,开设动漫专业的学校从93所到447所,整整增加了将近5倍。可是数量上去了,质量却并没有跟上。据笔者了解,目前开设动漫专业的高等院校师资力量整体比较薄弱,师资也普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本科学历为主、助教和讲师为主,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则主要集中在某几门课程上,譬如美术造型、动画原理和计算机动画,相比而言,视听语言方向的课程则较少,实践方面的课程更是凤毛麟角,许多学生在大学学习四年,甚至连最基本的动漫实践都没有过。此外,动漫专业作为艺术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对创造力的培养、个性的表达也有很高的要求,而我国分工过细、限制过严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单一,过于偏重技法,造成动画人才同质化。
如何缩短动漫教育跟市场实际的需要差距?如何培养符合市场和动漫发展需要的人才?已然成为动漫教育者、动漫行业从业人员急需考虑和面对的一件事。
最近,中国传媒大学适时推出一项名为“CG+2影视动画双修班”的培训项目。此培训开设了包括视听语言、影视特效制作、3DS
MAX软件、MAYA软件、Softimage
xsi软件、动画制作等专业课程。为了让学生掌握最高端最一线的动画技术,学校还特地聘请了30多位具有近10年国际标准的CG生产流程管理经验的专家亲自执教,将最前沿的技术理论带给学生。学生在经过8个月的专业课程学习后,将直接下到一线,参与动画或电影特效的生产项目,深入每一个流程。产、学、研、发于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又得到充分实践。
中国要想走向国际,涌现更多更优秀的作品,真正崛起,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我们每一位从业者和教育者的一起努力。
============================================================================================
点击下面的图片或文字,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