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蛋白质与健康

(2010-04-08 20:48:19)
标签:

蛋白质

健康

营养师

营养

保健

调理

膳食

谷类

教育

分类: 公共营养师论文

   http://s5/middle/5f25a228h83b928db59d4&690

    身体是本钱,健康是财富,这是世人皆知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精神生活的日益改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再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自然环境的恶化,生存压力的加大,无一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正进入人均GOP1000美元以上,恩格尔指数低于50%的经济发展转型期,也是诸多营养性疾病的高发阶段。如我国目前肥胖症已与世界发达国家一样,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高血压病人数已为世界之首;从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已占全球的五分之一;与膳食有关的癌症已占所有癌症的60%以上。以上这些疾病均与我们日常饮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是我们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获得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更是有效手段。

    民以食为天,怎样科学合理摄取食物以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是营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1992年、2002年分别进行了四次全国营养调查,并于1997年4月正式公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1997年颁布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2001-2010)《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等纲领性文件,以上这些皆说明了政府对国民营养情况的重视,也说明了营养对健康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中蛋白质能量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作以下论述。
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构成成分,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从生命活动过程去衡量,蛋白质加上核酸,是生命存在的主要形式。人体有无数细胞构成,蛋白质是主要部分。蛋白质不仅是人类机体的主要构成物质,而且蛋白质也是构成人体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成份。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均由蛋白质来完成,如酶、激素、抗体等;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等也都是通过蛋白质来实现的。如果人体内没有酶、激素等物质的存在,那么人体内的物质代谢、神经传导细胞分裂与分化等生理活动将无法进行;蛋白质是人体正常代谢的物质保证,是维持组织的生长、繁殖、更新和修复的必需营养素。蛋白质提供人体必需的部分能量。因此,可以肯定地讲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健康就无从谈起。
二、食物蛋白质的营养分析:
    人体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是在体内经过非常复杂的生化反应来完成的。但人体蛋白质的物质来源是依靠对食物(蛋白质)的摄取。自然界中所有生命体内都有一定量的蛋白质,所有蛋白质都是有20种氨基酸构成。在这20种氨基酸中有八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蛋白质供给,因此,这八种氨基酸就称为人体必需氨基酸,它们是: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基)丙氨酸。食物蛋白质的质量取决于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必须氨基酸的组成包括种类、数量和相互间的比例。必须氨基酸的种类越齐全,数量越充足,比例与人体组织蛋白质越接近,则食物蛋白质的质量就越好,营养价值就越高,就有利人体的吸收利用,对健康就越有利。
三、蛋白质的需要量 
    人类为了满足机体生理需要,每天都要摄取一定量的食物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量,即不能长期过量也不能长期不足。造成浪费不说,长期过量还会加重肝脏、肾脏负担,严重者可导致肝脏、肾脏病变;长期摄入不足可导至机体免疫力下降,代谢紊乱,肌肉萎缩,身体消瘦或水肿等。特别是在婴幼儿生长发育期,蛋白质的足量供给更为重要,因为在婴幼儿生长发育期蛋白质需要量特别大,如果蛋白质摄取不足,就会影响到大脑发育。在我国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大头娃娃即劣质奶粉(蛋白质含量严重不足)事件。同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还会导致免疫器官发育不良,使胸腺萎缩,淋巴细胞分化不成熟,以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摄入量相对不足或过剩的情况,这都是人们偏食,厌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2000年中国营养学会在经过大量的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权威性文献。就人体蛋白质的需要量及推荐摄入量做了详细的说明。因此,蛋白质(每天)的需要量,要根据人的年龄、性别、生理与病理状况,以及劳动强度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制订,符合个体的所需才能更益健康。
四、食物蛋白质的合理搭配   
    在自然界中可供人类摄取的食物种类很多但仅靠一种食物就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并不多,特别是蛋白质,因为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是有一定比例要求的,并且八种必需氨基酸之间即有相互协调,又有相互制约,如果八种必需氨基酸中缺少一种或几种,那么其余的氨基酸也不能完全发挥起应有的生理作用。 
    所以合理搭配食物品种和量的比例在饮食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正是营养学所要研究的课题。不仅要知道食品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还要知道蛋白质的质量。在常用的每100克食物中,肉类蛋白质10.20克,钱类含15.20克,全蛋含13—5克,豆类含20.30克,谷类含8.12克,蔬菜、水果含1—2克。动物性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含量多,豆类含量很多,质上比动物性食物也不差。判断蛋白质质的优劣有三点:(1)蛋白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得越彻底,其营养价值就越高。整粒大豆的消化率为60%,做成豆腐、豆浆后可提高到90%,其他蛋白质在煮熟后吸收率也提高,如乳类为98%,肉类为93%,蛋类为98%,米饭为82%。(2)被人体吸收后的蛋白质,利用的程度有高有低,利用程度越高,其营养价值也越高。(叫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常用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是:鸡蛋94%,牛奶85%,鱼肉83%,虾77%,牛肉76%,大米77%,白菜76%,小麦67%。动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一般比植物蛋白质高。(3)看所含必需氨基酸是否丰富,种类是否齐全,比例是否适当。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叫完全蛋白质,如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种类齐全,但比例不适当,叫半完全蛋白质,在谷物中含量较多。种类不全,叫不完全蛋白质。
    在生活中如何获得完全蛋白质呢?将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使含的氨基酸相互补充,能更好适合人体的需求。若把玉米、小米及大豆三种植物蛋白质混合组成的面食,其营养价值则明显提高。这种把几种营养价值较低的蛋白质,混合后使用其营养价值提高的作用又称为不同蛋白质的互补使用。
   食物中含完全蛋白质的并不多,常吃的仅有鸡蛋、鱼肉、牛肉等少数种类。植物蛋白质中大豆为完全蛋白质,一般认为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较好。但植物蛋白质的优越性,会通过合理的选择与搭配。使其氨基酸组成符合人体的氨基酸模式,从而突显出它的营养价值来。
    综上所述,为了使食物蛋白质的互补作用能充分发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食物的生物学属性愈远愈好。②塔配的食物种类愈多愈好。③各类食物要同时食用,因为单个氨基酸吸收到体内后,一般要在血液中停留四个小时,然后到达组织器官,再合成各组织器官的蛋白质,必需使不同的氨基酸同时到达才能发挥氨基酸的互补使用,这样才能吃得好、吃得经济、吃得健康。                                                                  
 五、结论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蛋白质做为人体组织的主要构成成份,摄入量也要遵循科学合理、适量的原则,如果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饮食营养合理,心理健康向上,运动有度适量,那么健康长寿将不是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