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之被动句
(2016-09-09 08:49:27)分类: 高考专题 |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之被动句
一.用介词“于”表被动。
1、不拘于时,学于余。
2、而君幸于赵王。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5、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6、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
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用“为”“为……所……” 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4、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5、如姬父为人所杀。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7、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四.用介词“被” 表被动,与今相同。
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3、今日被驱谴,小姑如我长。
4、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三月丁卯之望。
五.没有语言标志,动词从意念上表被动。
1、洎牧以谗诛。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戍卒叫,函谷举。
4、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5、王之蔽甚矣。
6、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7、戍卒叫,函谷举。
片段阅读,找出被动句并翻译
1.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2005年福建卷)
2、贺仁杰,字宽甫,京兆人。„„ 仁杰从世祖,南征云南,北征乃颜,皆助劳绩。后与董文忠居中事上,同志协力,知无不言,言无不听,多所裨益,而言不外泄,帝深爱之。上都留守阙,宰相拟廷臣以十数,皆不纳,帝顾仁杰曰:“无以易卿者。”特授正议大夫、上都留守。尚书省立,桑哥用事,奏上都留守司钱谷多失实。召留守忽剌忽耳及仁杰廷辨。(节选自《元史•贺仁杰传》)(2007年四川卷)
3.朱晖字文季,南阳宛人也。…性矜严,进止必以礼,诸儒称其高。 永平初,显宗舅新阳侯阴就慕晖贤,自往候之,晖避不见;复遣家丞致礼,珲遂闭门不受。就闻,叹曰:“志士也,勿夺其节。”后为郡吏,太守阮况尝欲市晖婢,晖不从。及况卒,晖乃厚赠送其家。… 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自去临淮,屏居野泽,布衣蔬食,不与邑里通,乡党讥其介。建初中,南阳大饥,米石千余,晖尽散其家资,以分宗里故旧之贫羸者,乡族皆归焉。后迁为尚书令,以老病乞身。(选自《后汉书•朱晖传》,有改动)(2005年广东卷)
4.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节选自《宋史 朱昭传》)(2009年宁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