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子,下辈子我们还做情敌

(2011-02-10 02:48:07)
标签:

日照重庆

亲情救赎

杨默

杂谈

                        1

《日照重庆》应该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一个关于亲情救赎的心灵故事。

一个离开家14年的父亲,听到自己13年未见的儿子因抢劫在半年前被警方击毙!父亲决定对此事进行深入了解,却发现了背后更多的事情……

事件的当事人都给他描绘了一个一个似是而非的儿子形象。但是他却怎么也想不起孩子的脸,回忆不起孩子的样子。甚至是在看着儿子的朋友给他从电脑视频剪辑出来的照片情况下。

                         2

一直以来,既喜欢看《活该你单身》这样轻松时尚题材的华丽电影,因为它可以满足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最美的向往;同时也喜欢《苹果》这样略带记实风格拍摄出来的片子,因为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

这好像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都幻想着很美好,但是真实的情况却让我们觉得苦涩。

看完片子习惯性去豆瓣看一下网友的评论:毁誉参半。看了这么多电影自己一直想也问:“什么样的片子才是一部好电影?”看完《日照重庆》,我想说的是只要这部片子能让你看下去、想看下去,这就一部好的电影。这个标准和特技无关,和场面无关,更和票房不相干。

                           3

“你平时喜欢什么?打游戏?”

 摇头,“海!”

这是儿子和被其劫持对象的一段话。

“你儿子一直都要说找你去,他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和你去出海,我想河水最后不得都归入大海嘛,我就把他的骨灰撒到了江里,就让他找你去吧,这也算了了孩子的一点心愿了。” 在妈妈带着父亲去看儿子的墓地的时候,妈妈说。

儿子其实没有墓地。儿子被葬在海中, 儿子的骨灰被洒向大海。只因海上有父亲。

儿子恨他父亲,但他最想的也是他父亲。不然他也不会去日照找父亲,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喜欢大海,这一切的喜好和行为只是因为,他父亲是船长,他父亲在日照!他去日照找父亲,很不巧,父亲出海了,但他却偶然见到了同父异母的弟弟,他要带走弟弟,因为他说他没有的,别人也别想有。儿子从来没有这么坚定和决绝过,他的眼神和表情让人害怕。显然,他这样的行为还是因为他渴望爱,渴望被爱!

失去爱执拗的他只有采取极端的方式想得到被爱。直到被击毙。

                           4

究竟是谁杀了这个孩子,是这个警察最后开的一枪吗?是他父亲早年对他的抛弃?还是我们整个青少年成长的背景?

父亲离家14年,和孩子有隔阂,而他的朋友老金虽然和自己孩子天天生活在一起,却连自己的孩子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其他人告诉他。因为孩子不想给他说自己在做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亲情?

电影中的父子关系应该是中国现在的社会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缩影。父母生下孩子后,就撇下孩子,去外面工作。回家后只剩工作的烦恼,看着孩子不顺眼,只剩说教。孩子则叛逆的摔门而去……

电影中老金那句“谁还顾得上孩子”正中要害。

我们这个社会每天在快速的发展,人际交往看似方便便捷,一个电话、一个网络可以连接整个世界,但是我们内心呢?想一想你每天能接触几个人?你的生活圈又有多大?

我们都在这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丢失了太多的东西,年轻人在成长过程中,丢掉了亲情,丢掉了世界观的建设,丢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5

片名叫《日照重庆》。日照和重庆,是中国的两个城市,前者在东部、靠海,后者在西南、有江,用“日照重庆”来做片名很有意思。日照是父亲所在的城市,有海,是儿子的梦想之地;重庆是儿子所在的城市,有江,江水汇至海洋,也是电影的主要故事发生地。在电影里的重庆,整个儿的都雾蒙蒙的,“日照”为阴霾的重庆增添了暖意。

爸、父亲、父爱,这些词连接在一起,总叫人觉得深沉。自己平时对于父亲总是很少提及。写了很多的东西,却发现很难找到与“爸”有关的字眼。

对于父亲,我真的不敢妄下定论。有时就在想他是否真的爱我,我在他心中有是否真的有一定的地位。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却一直在怀疑……

有时也想给他打电话聊一会,但是每次正事还没有说完,他就在说:“还有事吗?没事挂了吧。”就悻悻地挂断了电话。

父母与子女之间都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就像电影中儿子的朋友浩子守着父亲说“我讨厌他,他在外面没啥本事,回家就知道说我,但我今天突然很害怕,我怕我没有爸爸。”

很喜欢片子的结尾,父亲再回到现在的家里,现在的儿子和老婆在海边等待,父亲摸着对自己很陌生的儿子的头,片子在没有音乐背景中打出剧务人员的名单……

这才是故事的真正开始。

导演和编剧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他救赎成功了吗?怎样才能救赎我们之间的亲情?

一次在书上看:“父子上一辈都是情敌,这样这一辈子才能修成父子。”

如果这句话是真的,那么我们是不是都该给自己父亲打个电话:“爸,我们下辈子还做情敌,这样再有来生的话,我们又可以做父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佛自在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