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运之路】我的亚运记者之旅

(2010-05-28 17:09:48)
标签:

亚运注册大学生

记者

曹竞

杂谈

分类: 杨之旅途
 

http://s2/middle/5f253759x87a450ecd9f1&690
     在亚运场馆采访,被众多朋友批我说像个农民工,额,还好吧!我就是农民的孩子

 

“为什么你们在自己日志上面都能写出可读性很强的东西,而在媒体上发表的东西却显得很官僚?”512日晚,广州亚运会大学生记者训练营营员见面会暨编前会上,现任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副秘书长何磊并没有进行很官方的发言,而是以设问发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大学生在写新闻稿时常犯的通病。

 

尽管已过去十天了,何磊那天说的这句话却仍在我耳边回荡。与自己之前作为校媒记者最不同的地方是,在亚运记者训练营里,我第一次体验到了真正的媒体记者在拼抢新闻时的紧张感。为了从100名参加训练的营员里挑出50名注册大学生记者,组办方依据营员每天的稿量和质量进行综合测评。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比拼。尽管每天采访完都很累,恨不得立刻把自己交给床铺,可为了能赶在别人之前交稿,大家还是可以先不吃饭,不洗澡,一直熬到完成采访任务。

 

如何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新闻呢?这是最伤我们脑筋的事。100个营员除了分组采访的地方不一样外,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都差不多,这就需要我们选取好角度,写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多发稿。在没有参加训练营之前,我写稿时很少意识到要注意选取角度,好像总是给自己事先设计好了一个模式,觉得稿子“就该这样写”,而从来没有想过“要如何写”。

 

在训练营中,我第一次意识到“找点”的重要性,意识到要善于发现“新闻眼”,形成自己的独家新闻,使自己不至于太落败。例如,我并不是很擅长写体育报道,但是我可以从细节入手去采访,大家在“长枪短炮”地拍台上的活动时,我就换个角度去拍营员们,避开自己的短处,去关注大家不太关注的细节。

      http://s1/middle/5f253759x87a3fd9f0ed0&690
              一只手相机,一只手记录是我那几天最主要动作
http://s8/middle/5f253759x87a3fec2c137&690
                     在亚运城场馆建设处采访完,留张照片吧

作为校媒记者,我曾经最憧憬的就是能和著名高校的学生记者交流,从中发现我们的差距所在。如今这种愿望实现了,差距也很快凸显了出来。在训练营组织的一次次新闻发布会上,二本校媒记者和名校记者存在不小的提问水平上的差距:名校学生提问时,无论是在眼界还是视野上,都比普通院校的学生要高出一筹。我们的视野还是没有打开,平时关注的点大都停留在表面,我深刻意识到这就是自己最亟需提升的地方。

 

我们每天采访的对象都是亚组委的官员,他们不像高校里的采访对象那样能够在时间上给予我们充分的合作,而且每场新闻发布会的时间都有限,台下有100名学生记者,难容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补充采访。越是这种紧要关头,就越会暴露出你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因为要抢机会提问,而且还要善于提问,否则就大出洋相。第一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一直不敢提问,怕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水平,会被别人嘲笑。但是,你不提问,就会失去机会,写稿时,就会一次次为自己没有捕捉到需要的内容而遗憾而倍感挫败。经过第一天的心理磨合,第二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抓住时机提问了,呵呵,自我感觉还不错!有些事情你去做了,你就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难。人,就是要勇于突破自己。

 

在训练营中,《中国青年报》体育版主编曹竞的培训最受我们欢迎。曹竞的语录“好记者不做录音笔”、“看比赛不坐媒体席”、“我是在做新闻,不是在做我自己”等,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名言。曹竞的培训让我明白了作一名好记者的真理,比如,在报道时要做独立思考的新闻人,从广大读者的角度出发,突出特点,开拓思维,提出自己的独特视角,而不能仅仅局限在所谓的“业内”。赛场上的新闻竞争非常激烈,如何学会观察、另辟蹊径,是最考验记者能力的时候。一定要从最简单、最通俗、最好的角度切入,才能写好新闻。

 

最后一天的面试环节也让我感受良多。因为面试分占据了综合测评的30%,为此大家都很紧张。我排在第七个,紧张自然不在话下。但第六位同学在自我展示时的轻松情绪感染了我,“只要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评委就好了”,我不停地这样自我安慰,等到上台时,我发现自己真的释然了。

 

  短短几天的训练营生活一晃而过,我对新闻的认识却深刻了许多。作为校媒记者,不管怎样,新闻实践最重要,我们需要不断突破自我,提升自我。我们永远走在路上。借用《中国青年报》的文化理念和喜欢新闻的朋友共勉一下———“用实力说话,用作品说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