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大学生上网影响宿舍和谐校园 |
分类: 杨言观世 |
王同学有轻微的失眠症,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入睡。偏偏宿舍里出了个疯狂的游戏迷,每玩必要尽兴,打游戏到深夜已然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
宿舍里曾订有这样一个规矩:十二点准时关电脑上床睡觉。其他三人都能自觉遵守,唯独“游戏迷”不能自控。每晚,电脑发出的光、“噼里啪啦”的打字声以及游戏打到激动处的欢呼声,严重影响到了王同学等三人的正常休息。
“我们也找过他谈过,但效果欠佳。考虑到都是同一宿舍的,也不好把话讲得太绝。”舍长说,因为这个缘故,舍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王同学甚至很直接地对记者说:“我懒得理他!”
和王同学受同样困扰的还有凤达B栋的张同学。每晚睡前,为了避开舍友电脑发出的亮光,张同学都要拉上床帘,希望能起到挡光的作用,“可床帘太薄,根本挡不住”。她还得戴上耳机,“戴耳机听音乐总比听打字声来得强吧”,一天又一天,她不得不强压着怒火,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艰难入睡。
在对深夜上网时间的调查中,到凌晨1点之前的宿舍占25.40%,到凌晨2点之前的占21.08%,甚至有20%的人凌晨2点之后还在上网。而深夜上网的人中,以看电影的居多,占52.43%,其次是打游戏、上网聊天。
调查还显示:9.72%的宿舍为此有过争执,3.24%的宿舍经常为此闹别扭。但大部分人认为这是常态。
深夜上网的影响不仅限于自己宿舍这个小范围,有时也扩展到隔壁,甚至是附近的宿舍。记者在凤达C栋发现:只有到凌晨一点左右,整个楼栋才会安静下来。而此前,音响声、打游戏的背景音乐声、游戏过程中的狂欢声不绝于耳。尤其在夏天,这样的情况几乎夜夜发生。直至天气转凉后,大家休息的时间才有所提前。
对此,凤达B栋的刘同学认为,大学生活相对比较宽松、自由,许多人面对大把可以支配的时间并非从容不迫,更多的是迷茫、不知所措,就连把握上网时间这种小事都很难自控,造成越来越多的人变为“网虫”。
“其实我也知道晚睡会影响别人,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比如说游戏要升级或者电影看了一半。”一个经常深夜上网的同学如是说。
而另一位经常打游戏的同学则表示,如果带上耳机打游戏,游戏那种震撼的感觉就体味不出来,所以打游戏时他比较喜欢把音响打开。当记者反问他“有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受时”,他的回答却是“没有考虑那么多”。
校心理咨询中心专职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龚娴静在分析舍友间因"网虫"事件闹矛盾的现象时指出,大部分"网虫"其实是因为迷茫空虚而陷入网络,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其规划职业生涯。而受影响的舍友可以找其进行一番认真而严肃的恳谈,若对方仍置若罔闻,应调节自己的心态。
但如果舍友间的恳谈不能起作用怎么办?有没有其它途径解决这种矛盾呢?
近年来,为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我国高校的网络建设突飞猛进,网络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据了解,为加强对学生上网时段的管理,许多高校实行了“零点断网制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邹文开认为,根据校规,学生宿舍晚上11点熄灯,学生们就应该上床睡觉,超过12点还在上网,违反了学校最基本的管理制度,而且学校断网的时段正好是学生最应该休息的时段,零点断网的举措,可以说合情、合理又合法。
我省也已有多所高校实行了断网制度。例如武夷学院、福州大学等就是非周末零点断网,周末及假日不断网。“我觉得我们学校的断网管理传统挺好的。现在电脑的用途对于很多大学生而言,就是影碟机和游戏机了,这些不好的习惯需要遏制。”武夷学院的学子尚自强说。该校的丁晨同学也表示,除了要查资料、赶论文之类的情况觉得断网会有些不便外,他还是很赞同其学校断网的,因为这样有助于学生按时睡觉,不会因熬夜而影响上课。
校学工处宿管科科长林征告诉记者,我校也考虑过实行零点断网制度,但具体操作起来并非想像中那么简单,“同时我们还担心如果实行零点断网制度,很多学生会到学校附近的网吧去通宵。”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陈绵献告诉记者,仅靠断网并不能真正消除深夜玩电脑的现象,除非断网又断电,但从学生安全考虑,夜晚断电的举措并不合适。林征建议同学们可以找社区辅导员来协调舍友间的紧张关系,“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同学们学会自律。
记者在我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20.54%的受调查人赞同断网制度。支持断网的大多数同学表示,自己的自控能力很差,如果断网了,那呆在电脑前的理由就自动消失了,就会按时去睡觉。大三学生苏某认为,现在大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其中一点就是与熬夜有关,特别是面对电脑熬夜,视力下降不说,女生最为关注的皮肤也越来越差。所以必要的约束还是要的。
但仍有76.75%的同学对此表示反对,他们中一些人的理由是:“学校的网速只有到凌晨之后才会好一点,才可以下载一些东西。”部分外语系、理工科院系的同学表示,上网到深夜多数是因为作业多所致。而“网虫”们则直截了当地质问:“断网了,我的游戏怎么办?”
不仅多数受调查学子不支持断网制度,中文系教师吉峰也认为,“大学实行的不是保姆式管理,大学生已是成年人了,应该知道怎么分配自己的作息时间,断网完全没什么必要,最根本还是要依靠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不是学校采取一些强制措施来解决问题。”
断网或不断网,师生们看法不一。龚娴静指出,无论如何,舍友间要学会彼此间互相适应。抱怨或怨恨只会增加不良的情绪,而所有的失眠都是情绪性的。她说,往往是玩电脑的同学已经睡了,而受影响的同学还在生气、愤怒中难以入眠,这不过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我很怀念曾经住在三路楼的日子,那时候大家都没有电脑,十一点熄灯后躺在床上开会儿‘卧谈会’,然后就都睡了。虽说凤达的住宿条件好了,电脑的普及率也高了,但也因为这样影响了舍友间的关系。”B栋的张同学谈起在三路楼的“艰苦”日子很是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