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克疯
《咱们穿越吧》于11月1日晚完成了第一季的华美收官。对于每集单独评价什么的太多了,在此不作太多冗述,只讲一点:《咱们穿越吧》是国内综艺节目意义深化的转折点。
《咱们穿越吧》出现之前的国内综艺,尽管也有对人文内涵的垂直挖掘,但基本有这几个特征,《人民日报》给出了这样的讯息和评价,大概可以归为以下几点:一、广电总局7月发出通知,希望真人秀节目丰富内涵,积极实现教育作用和社会意义;二、综艺节目更多的是虐明星、狂吸金、曝豪宅、秀星娃;三、综艺节目已跟文化意义相去甚远。
在此之前,国内不少综艺节目给我的印象是,明星扎堆让人赏心悦目,新鲜元素热闹丰富,从另一方面来说,每个综艺单元都有亮点,但却是浅尝辄止。
但《咱们穿越吧》不同。
自《咱们穿越吧》起,综艺节目真正进入“人文化”阶段,这种人文化在第四单元“穿越郑义门”中无疑体现的更淋漓尽致。主要表现为:一、将历史文化知识及其细节贯穿其中,以明星体验言传身教;二、将综艺娱乐纯粹的“虐星”核心演变成触犯古代教条的善意惩罚;三、取景服装古朴精致,给人更多的视觉享受。
自节目将背景设置为郑义门后,郑氏家族严厉的家章制度、端严的治家思想使穿越家族同时面临了精神和体能的双重考验,也尝尽人间百态、酸甜苦辣、从一开始明星们屡屡触犯教条被严厉责罚,还有在劳苦工作中的抵触和小抱怨,小祸酿成大祸的阴差阳错,无形成为电视荧屏观众在最有限范围内娱乐情感共鸣的最有力的投射,戏剧大师戈夫曼曾说,最不加掩饰的平台越能为观众牢牢记住角色,《咱们穿越吧》以大环境的人文元素精致般丝丝入扣转换成短小平快的情景反应,其塑造出超强的综艺效能正是如此。当然,《咱们穿越吧》注重观众与明星同成长的功能价值更加不可忽略。最新一期节目也是收官之作中,穿越家族收夜肥,备膳食已成为挑战明星底线的“必修课”,然而当众星深情告白回味旅程时,这种真情流露更真实也更干脆,使《咱们穿越吧》成为一颗击中观众的催泪笑弹。
当然,《咱们穿越吧》也曾面临着重重挑战。从节目开播伊始,伴随着“黄小蕾吃蛆”、“沈腾被体罚”等情节内容,有媒体曾评价节目组对明星条件太严苛,明星所亲历的各种穿越历程被误认为不过噱头罢了,不过节目形式并没有随着舆论压力而弱化,反而随着参与嘉宾的成长和提升有了更强的实景参与感。可以说,《咱们穿越吧》第一期节目就制定了“零享受感”的游戏规则,遂逐渐成为整个节目乃至明星的行为规范,到了第四单元中,以书香门第陶冶名门旺士的《郑氏规范》本身就是一纸具有中国传统教育式权威性的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节目的意义和初衷从未变过,只是通过一个较为明显的渠道才有机会显现出来,尽管它的以正视听的来迟了一些。
虽然有了正确的道德核心作为护身,但并不代表这就是《咱们穿越吧》的
“万精油”,虽然剧组以“劝牌”奖励以示公平,但既入郑氏家族,难免要被划分三六九等,或许这也会让粉丝大喊剧组不公!毕竟明星各有粉丝群体,护主有心,倘若换作商业味道颇重的综艺节目,或许只是一场明星互掐的闹戏而已。在这很佩服这档真人秀节目的威严和诚意,“郑义门”不仅以还原度极高的方式重现这个传奇家族的礼义仁孝,作为压轴好戏,“郑义门”也成为《咱们穿越吧》在出发点上的神来点睛之笔,正因如此,明星所处不同的层级更助于他们一层层剖析自己的真性情,将明星魅力与先辈贤德进行精准的融会贯通,对号入座。
“郑义门”作为享誉江南的“第一家”,已成为中国历史严谨治国治家的典范。而在《咱们穿越吧》中的“郑义门”更有影射现实的意义——它可以被视作一个社会和家庭的生态圈,这也决定了这部综艺剧有了自己独特的一套道德规范,这个道德规范巧妙回避了因刻意设置艺能障碍而被批评为低俗的综艺剧。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可以一笑了之的环节设计,到了《咱们穿越吧》正襟危坐了,其中的人物体验反而更能深入人心。
在穿越剧流行的今日,《咱们穿越吧》不用刻意谋划布局点出“穿越”的意义,因为这个“穿越”本身就是在穿越,无需太多添油加醋的佐料极力证明自己才是最正宗的流派。简而言之,综艺节目无需太多道德绑架,只要认真还原原始纯色,才能彻底摆脱“文化货币”的囚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