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城通缉》:战胜心魔

(2014-11-07 15:20:21)
标签:

杂谈

文/麦克疯

http://s2/large/001K1FGtgy6Nq6itu4p01

悬疑电影一直是内地电影的弱项,不仅题材不能越界,讲故事方法也不能太过,在细节推敲上也只能避重就轻。当然掌握了这个游戏规则,许多导演也另辟蹊径拍出佳作,像邱礼涛的《青魇》,不久前陈正道的《催眠大师》都是典型的例子——外表上看上去是传统类型片的东西,但深入进去是心理学的层次,两者有机结合演变出更复杂的剧情结构,非常牛逼。

由内地导演汪涛执导的《全城通缉》也是这样一部悬疑片,它由警匪片的类型所包裹,但剥去外壳,其实里面也是心理学的东西。影片前半段,刘烨寻找失踪的未婚妻,顺便翻出了被击毙匪徒重新犯案的情节就是典型的刑侦片套路,这是为了第一眼而抓住观众的。而两大悬念在影片即将要解开的时候却又来了峰回路转,这时汪涛想要表达的主题才渐渐有了轮廓。在以往很多国产悬疑片中,主角的心理变化都是为了制造剧情上的错觉,好让观众被引导到一定的误区,让电影结局有种“神之助”的感觉。好在《全城》并没有用这种把戏去糊弄观众,而是引导观众将不同的细节、人物性格连组起来自行去脑补答案,这其中有一个从推理到潜意识暗示的过程,我个人认为铺垫的是很出色的。尤其是片中刘烨和赵文卓饰演的一警一匪(赵文卓其实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匪徒”,暂且对号入座罢了)走的是心理较量,看谁能首先攻垮对方的心理防线,摧残对方的精神和意志,谁就是赢家,这也为传统警匪片注入了不一样的味道。

http://s11/large/001K1FGtgy6NqesPHDQba

不知为何,《全城通缉》我完全是当做美剧的逻辑来看的,从一开场刘烨持枪对准了挟持人质的秋瓷炫,随即是一系列人质被割喉,秋中枪从高空掉落的镜头,都极像是美剧的叙事风格,而成片也证明了影片具有美剧一样的延展性,基本上每个出场人物的背后都一条线索在推进着情节前进,赵文卓女儿那个角色存在感明显偏弱了,但至少她也在一定方面助推着情感,影片中也有BUG,但不至于烂尾,汪涛在每个角色塑造完整性上的认真是让人感觉庆幸的。

若论《全城通缉》的片名,其实一语双关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指刘烨在办案的过程中因私欲陷入了漩涡,成为了偏离轨道,成为和法制对抗的判官;第二层意思是将”寻妻“比喻成”通缉“,至于为何这么比喻,只有待观众自行去影院寻找答案了。影片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边缘线》,虽然商业味少了些,但个人认为其实“边缘线”更贴切也更能清晰地传达主题,也更有深度。作为悬疑片,自然是少不了“问题人物”的,其实剧中每一个人物都踩了这条“边缘线”,无论是刘烨,还是赵文卓都自己的魔障,这个魔障更多的是心理责罚,痛苦交织在一起,从而让人跌入深渊。汪涛想在这部电影中想要表达的东西还有很多,但告诉世人“要珍惜眼前人,自我突破,才能柳暗花明”的禅味,才是这部电影将悬疑元素消化成自我文化的苦心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