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云3》:隐秘而伟大

麦克疯
从系列第一部到第三部,麦庄为本属于警匪片范畴的《窃听风云》赋予了越来越多商战电影的姿态,这无疑是一个筛选影迷的举动,但从创作主旨来说,商战片的确具有类型片不具备的创作空间,因此《窃听风云3》更是有意识地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主要体现在了电影在叙事主体和叙事结构上的变化,虽然刘青云、古天乐和吴彦祖三个黄金搭档阵容依旧,但电影推进了更多群像人物的刻画,而情节更发展至四条线索以上,这样的设置对于编剧出身的麦庄来说是一次施展身手的大好良机。
影迷应该都知道《窃听风云》系列在故事上并无关联,每部剧本的从头创作决定了电影无需被文本续接拖累而保持着独立的品质,因此电影将创新和风格连贯性的融合是整个系列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像《窃听风云3》在原有的窃听桥段增加了一些反窃听戏码,人物的身份和关系也变得更复杂和庞大,虽然麦庄对于群戏的掌控功力还有所欠缺,但“从内部攻破”的叙事手法在影片中有了最淋漓尽致的体现,如第一部警察的贪欲而亡,第二部中地主会因人心割裂的分崩离析,第三部叙事主体的陆氏家族同样面临着各怀鬼胎相互攻击的危机,这个家族表面看起来光鲜,但实则分成多股势力互相牵制,而对人性和现实影射也通过人物以洞探光的形式一一传达出来,这是麦庄导演最为擅长的,这想必也是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下一部合拍港片何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麦庄曾说《窃听风云3》是整个系列的终极篇,如果真如其所说,电影无论从主题还是思想都确实上升到了更宏大的层面,如电影中香港历史遗留的“丁权”问题,与杜琪峰《黑社会》里的话事人选举有着体现香港时代和社会变迁相同的妙用,杜琪峰以新派黑帮分子的不义和变革而拉开暗战,到了《窃听风云3》中代表由传统走来但“锐意进取”的陆氏家族的“土豪四兄弟”则成立了四方集团挑战父权(犹如《黑社会》中的大D试图成立“新和联胜”的人物举动),实则是将人性罪恶与社会灾劫(如电影中村民的暴力反抗)划上了等号,或许观众会觉得电影所铺陈的格局远非实际看起来那么大,很多东西的表达也仅是点到即止,但牵一发而动神经的人物刻画和意像比喻却是最高明的一招。
相比之下,《窃听风云3》多了许多讽刺和控诉的意味,故事发生在香港,而麦庄又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导演,电影自然流露出了一种对香港前途担忧的忧患意识和敏锐触感,尤其是片中多次出现了高楼林立的画面与原生态的环境进行对比,仿佛在控诉资本经济增长和加快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种对于繁荣表象下社会制度的思考是如今华语电影中非常罕见的。不知是我眼睛问题还是导演故意为之,我恍惚感觉电影中光鲜的画面看起来都是灰蒙蒙的,直至结尾才明朗起来。无论如何风起云涌,电影所要表达的还是讲求回归本真的东西,这几乎与《无间道》一样,陈永仁在《终极无间》的结尾再遇刘建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圈,而《窃听风云3》的结尾仿佛在人性的觉悟上呼应了首部曲的开头。
都说电影本身不具备改变现实的义务,但有引导现实的能力,《窃听风云》系列虽然是合拍片,有着标准的类型片架构,而故事背景也看似与我们生活关联不大,但影片实则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寓意,这也是唯能交由香港电影去展现的。无论是第一集中的股票,第二集中的证券还是第三集中的地产交易,剥离了电影的叙事道具之后其实剩下的并无城市的特殊限制,很显然麦庄在有限的表达下也一直在正面自己的创作心态和意识,纵观整个《窃听风云》系列虽然舍弃了传统港片在视觉刺激上的赤裸表达而是将精气神集中收缩于一隅,但影片本身具有超越城市地域限制而影射现实的意义才是这个电影系列最大的价值。
前一篇:《缘来是游戏》:爱情无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