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汀州
(2020-04-25 09:50:59)
标签:
文化 |
长汀,旧时称汀州。有首古诗是这样形容汀州的:“城内青山城外田,三水绕城六桥连。八景九门十古寺,万树梅花杏花天。”若以此诗为参照,则情景仿佛,显得颇有古意。小城四面环山,但城中还有一山,因形如卧龙,便叫卧龙山。城墙起于山顶,再向两边伸延,从而圈起一个城来。城内有青山,城外则有田地。那些田地有种水稻的,但更多的是种蔬菜瓜果。而今随着扩城的需要,大块的田地少见了,小块的田地上,仍种着些蔬菜瓜果。
江水入城,是一分为二的,除了主河道,还有一条分岔的河道叫金沙河。两条河道上的桥,大致也是对应的。由北而南,主河道上的桥叫太平桥,分岔河道上的叫丰桥。再往下,主河道上的桥叫跳石桥,又叫泰安桥;分岔河道的则叫小石桥,或小桥子。主河道与主大街相交的地方有一桥叫水东桥,与之对应的则叫旱桥。这三组对应的桥,合为六桥。两条河道在出城的地方又合二为一,那里有座五通桥。一桥横跨两河,或两桥合一桥。两水合一后,河道变宽,又汇入从西溪引来的河水,便成三水绕城了。
汀州八景,即龙山白云、云骧风月、通济瀑泉、苍玉古洞、拜相青山、霹雳丹灶、朝斗烟霞、宝珠晴岚。卧龙山,简称龙山。龙山白云,是指晨昏阴雨时山上涌起的雾气。江边有一座阁楼,叫云骧阁,是宋代建的,登临其上可赏风赏月。江的对岸,由北而南,依次是通济瀑泉,说的是一处高崖瀑布。苍玉古洞,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洞。拜相山与卧龙山隔江相对,但低于卧龙山,似有朝拜之义,为拜相青山。那山上有宛如巨斧劈成的石岩,其中还有可供修炼的丹灶,便叫霹雳丹灶。沿江而下,江边山上又有朝斗岩,乃是半山上突出的山崖,其上有亭,可供眺望。朝斗烟霞,是形容那山上的云雾,或许还有返照的夕阳。再往下,两山间又有一座独立的山峰,叫宝珠峰。宝珠晴岚,也是指山上升起的雾气。草木丛生繁杂,可能晴天里也有烟雾。就生态而言,则是良好的环境或背景。
有句老话是说:十座城门九把锁。这十座城门,当是指城圈上的,依次是朝天门、济川门、会川门、五通门、惠吉门、富有门、宝珠门、西瑞门、通金门、通津门。朝天门在东北面,也叫东门。城墙从那里通向江边,再沿江南伸。济川门在东面,是主城门,早先夜里并不上锁。会川门,是济川门旁通向江边的小城门。五通门和惠吉门分别是五通街和店头街的出口,城门外便是昔日的码头。再往下,还有一座富有门。折而向西,有宝珠门,为南门。因迁移了一座阁楼来,又成双重的城门。西瑞门,相距不远又有通金门,先前是从这里引水入城的。通津门,为西门。由宝珠门往里走,有一座广储门,也叫三元阁,是唐代的城门。扩城后,此门便失了城门的效用。大致在一条线上的,还有店头街头上的镇南门,也没了城门的样子。南边曾有一座颁条门,古时即已废去。现存城门中,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广储门是原有的,而今修复的则有济川门、富有门。
至于寺庙,据《汀州府志》记:“西峰寺,旧在郡治后西北角上。”“文殊寺,在南寨,旧与同庆寺相近。”“开元寺,在县学左,明嘉靖三年改为学。”“报恩光孝禅寺,在朝天门内,五代梁贞明间建。”“罗汉寺,在府城西,五代晋天福间建。”“定光寺,在府治左,宋大中祥符间建,今为祝圣所。”“东禅寺,在南教场。”“同庆寺,在宝珠门外。”“南禅寺,旧为同庆寺,宋乾道间毁于兵,明万历重建,后改今名。”“戒愿寺,在界院岭。”“普惠寺,在城东。”“南廨寺,在鄞河坊,成化间建。”有的寺庙多有变迁,比如同庆寺。十古寺,也可能是说寺庙多,并非实数。
古时汀州城梅花甚多,既有梅子的种植之利,又有梅花的观赏之便。汀江穿城而过,江边普遍种植梅花,还有一个梅林的地名。而今出于城市建设的需要,那些梅花大都不存了。但周边的村落里,仍有种植的,也可说是扩展到周边了。
原载于《客家》2020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