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心色纯静
有一天女儿放学回家,神秘兮兮地对我和她爸讲:“我们班级现在有一个‘美食小分队’了。”我一愣,先想到“爽食行天下”这个节目,心想:难道学校组织兴趣活动,教同学们学烹饪了么?这倒是头一次听说。我说:“好啊,你去报名吧。教你们烧菜,又动手又动脑,以后烧给我们吃啊!”
然而女儿说:“不是这样的。是我们同学自己组织的。”我问:“什么情况?”女儿说:“有时候在学校里肚子饿了,老师又规定不能带东西吃,所以我们有同学自己偷偷地带去,下课的时候一起找个地方吃。”这就是美食小分队?我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联想能力,问:“他们不怕被老师发现?”“小分队有分工的,有同学会‘监视’老师的。”这让我们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淘气,一笑了之。
没想到晚饭时,女儿又问我们:“你们说这个‘美食小分队’好不好?”我又一愣,一下明白小东西在和我们玩“迂回战术”了。我和先生对视了一下,问她:“你说呢?”“我觉得偷吃东西的行为不好。”我故意说:“你知道就好了。”她低头想了一会儿又试探着说:“但我们肚子饿,学校又规定不能带东西吃。有好几个小朋友参加了。”然后她把名字一个个报给我听,有几个的确平时表现是比较好的。我们未置可否。
趁她做作业的时候,我和先生商量了一下,她既然问我们“好与不好”,就说明她在判断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受到到她自己主观价值标准的影响,所以没有办法判断做这事的后果,需要借助我们的帮助。同时也说明她很想参加这个小分队的活动。以我们对她平时行为的了解,决定还是尊重她的选择。
临睡时,我主动问她:
“你是不是很想参加这个小分队啊?”“妈妈,你怎么知道的?”她一边脱衣服一边兴奋地瞪大眼睛看我。我笑着说:“我和你爸爸想过了,不想让你饿肚子,你可以参加这个美食小分队。但有几点要答应我。”“好啊,一百点我也答应!”她居然在床上跳起来。我说:“第一只能带小包的饼干、蛋糕之类的,不能带零食;第二绝对不允许上课吃东西;第三每天回来‘汇报’一下美食小分队的最新情况,如果有一天被老师发现批评了,回来也要告诉我们。”“没问题,爸爸妈妈你们真好。”
以我对女儿自我管理能力的了解,我相信她一定能遵守约定。果然在接下来的每一天,她都回来和我商量第二天要带点什么点心,每天小分队的最新动态,有几次回来紧张地说:“妈妈,今天真危险,差点被老师发现。。。”然后把“惊心动魄”的一幕说给我们听,看她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叹气一会儿笑颜,让我们也回味了童年的时光。
就这么过来一个多月,有一天晚上我觉得应该要和她谈谈了,问她:“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会答应你参加这个‘美食小分队’呢?”“不想让我饿肚子。”我说:“还有呢?”她想了一会儿说,摇摇头说:“不知道。”我捏捏她的小脸,说:“最重要的当然是不想让你饿肚子;第二呢,因为你有事先和爸爸妈妈商量了,让爸爸妈妈帮你拿主意,说明你信任我们;第三呢,因为你平时自己能管住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不会在上课吃东西,不会影响学习;第四呢,很多事情都是有好和不好两面的,你要学会利用好的一面,吃饱了就更要好好地上课;第五呢,和小朋友一起淘气一下啊,在你长大后会给你留下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和感受。”
有时我在想,孩子们的童年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而不应该总是沉溺于分数、兴趣班。孩子的天性是“玩”,只是每个成长阶段“玩”的方法不同。关键还是在于我们怎么引导孩子去适应环境、认识事物、辨别是非。只有明白了孩子所想要的,才能更好的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