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记录)

(2009-12-08 20:49:40)
标签:

教育

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记录)

09年  12月 4 日

学校

光远小学

年级

6年级

班别

4班

任课教师

李玉满

科目

语文

课题

26、将相和

教学过程概况

即时评价

 1.复习检查。(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2)分角色朗读课文。(3)根据第一个故事,说说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教师点拨,突破重、难点。(1)学习第二个小故事。 按照学习第一个故事的方法学习第二个故事。
 自学提纲:①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②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a.画出人物言行。(语言:“请您为赵王击缶。”;“您跟我现在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b.思考: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么样”?
  (讨论、交流、点拨:因为秦王让赵王为他击缶,并且让人记录下来,这实际上是秦王侮辱赵王,贬低了赵国的地位,所以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荣誉,为了维护赵王与赵国的尊严,逼秦王为赵王击缶。表现了蔺相如为了国家的荣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高尚品质。)
  (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深化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2)学习第三个小故事。
  ①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点拨:①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②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③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化理解、挖掘。打出幻灯片,阅读思考: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a.蔺相如这样说,是不是自我吹嘘?为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不是自我吹嘘,因为这是在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他的情况下说的。)
  b.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c.“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说得对吗?文中什么地方证明他说的话是对的?
  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人物的特点。
    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①画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②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说说廉颇负荆请罪的情景。(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③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讨论、交流、点拨:(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④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廉颇的语言、行动,深化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总结、扩展
   1.通过学习,你了解到蔺相如、廉颇各有哪些高尚品质?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你更喜欢谁?为什么?(蔺相如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喜欢谁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说明理由。)
   2.思考: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详细说出因果联系;爱国是和好的根本原因。)
  (四)课堂练习
     复述“负荆请罪”的故事。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能力的培养,也重视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

 

 

 

能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行动、语言理解第二个故事的经过,体会人物性格。

 

 

 

 

 

 

能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这个环节如果能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效果更好。

 

 

 

 

 

 

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得到鼓励;教学反馈及时,错误及时巧妙地校正。

 

 

 

 

 

 

 

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能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流程中,能根据课堂生成情况灵活、机智、恰当地调整教学方法和进程。

 

 

听课教师:光远小学  侯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