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之《胡桃夹子》

(2009-04-04 10:30:33)
标签:

古典名曲馆藏

古典音乐

文化

分类: 古典音乐

(编写/肖龙)

(本文属普罗之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名曲馆藏系列”里的唱片说明书之一)

 

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舞剧

在所有的芭蕾舞音乐中,柴可夫斯基也许是最受世人爱戴的。从浪漫的《天鹅湖》、奇妙的《睡美人》到轻松愉快的《胡桃夹子》都大受欢迎。

整体而言,柴可夫斯基在戏剧音乐方面的天分及敏锐度,超过了他的交响曲。自从他十岁时观赏了格林卡(Glinka)创作的《为沙皇效命》之后,就对音乐戏剧留下深刻印象,并开始热爱戏剧。当他从事作曲时,戏剧就成为他至高无上的抱负。

当时为俄罗斯皇家剧院谱曲的作曲家中,只有柴可夫斯基认为芭蕾舞具有很大的音乐想像空间,并在他的创作中大量运用了舞蹈音乐。他从不赞赏当时那些芭蕾舞作曲家只写一些轻柔的曲调来点缀舞蹈。当有人责备他的《第四交响曲》中有芭蕾音乐格调时,柴可夫斯基不以为然地说:“我实在不懂为何芭蕾音乐会招致这种责难,它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胡桃夹子》剧情简介

芭蕾舞剧《胡桃夹子》是专为儿童而写的,脚本是法国作家大仲马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胡桃夹子与老鼠王》改编而成。剧情为:圣诞节之夜,玛莎得到了很多礼物,但她最喜欢的是一件有趣的玩具,即可以轧开小胡桃的雕成人型的木胡桃夹子。可是淘气的哥哥抢走了玛莎最心爱的胡桃夹子,把它摔坏了;小玛莎含着眼泪抱起胡桃夹子,好像照料一位病人一样哄它睡觉,不觉间连她自己也睡着了。玛莎好像听到许多小老鼠从屋子里的四面八方钻了出来,霎时间,真像出现奇迹一般,圣诞树长得越来越高,所有的玩具和糕点以及胡桃夹子全都活动起来了,一队饼干兵在他们的首领指挥下正在同老鼠打仗,可是他们被打败了。胡桃夹子带领一队锡玩具兵又去同老鼠交锋,眼看也渐渐不支败退,在这危急时刻,玛莎勇敢地脱下了她的一只小鞋,用全身力气往鼠王掷去,一下子就把鼠王打死,所有的小老鼠见势不妙全都逃光,而这时魔法也解除了,胡桃夹子变成一个漂亮的王子。为了报答玛莎的救助,王子带她穿过冬日积雪皑皑的树林,来到糖果仙女的王国,他们在那里受到了所有的糕点、饼干和甜食的热烈欢迎。

《胡桃夹子》的创作过程

《胡桃夹子》赞颂真正忠实的友谊和勇敢的忘我精神,整部舞剧的音乐洋溢着光明和欢乐的气氛。

《睡美人》在圣彼得堡首演后,剧院经理便邀请柴可夫斯基为两幕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作曲。柴可夫斯基很快完成了创作,而且与众不同的是,音乐在芭蕾舞剧的上演前九个月就开始在音乐会上演奏了。《胡桃夹子》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三部舞剧中的最后一部,而且在三部舞曲的组曲中,只有《胡桃夹子》组曲是作者亲自选编的,而且也最广为流传。只要一演奏这套组曲,几乎每一个音节都获得听众的喝彩。

1892年12月6日,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在马琳斯基剧院(现基洛夫剧院)上演。从此它一直受到人们喜爱,特别是在圣诞节期间。

《胡桃夹子》组曲作品分析

(一)      小型序曲

《胡桃夹子》的故事是在儿童与玩具之间发生的,因此这里的一切都是小型的、天真活泼的、轻盈的,而且在儿童的心目中又都是相当具体的。这些也反映在乐队的编制上,乐队中没有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等乐器。

序曲的一些基本音乐主题,非常精致而简洁地体现出儿童和玩具的形象世界。乐曲的第一主题是一个轻快的旋律,它在后来还用许多清丽的变化花纹来装饰。第二主题(14段00分44秒)更自由、更抒情,也更富于歌唱性,它同前一主题的关系恰似儿童的“动作”同他们的热情幻想之间的对比。

这两个主题的呈示及其变化不大的反复,构成这首序曲的简练的形式,这同整部舞剧的儿童场面的紧凑风格是正相适应的。

(二)      进行曲

孩子们围着圣诞树在“儿童进行曲”的细声细气的音乐声中列队上前领取各自的礼物。音乐细巧、轻快,有装出来的严肃和孩子气的热情。这段音乐具有精确的画面性,乐队的表达相当光辉,管乐器起主要作用。

(三)      糖果仙女舞曲

勇敢的玛莎和王子来到糖果王国,糖果仙女和所有的角色用各种嬉游性的舞蹈来迎接他们。我们都知道,糖果的特点是甜腻而有粘性,柴可夫斯基当时从刚刚发明的钢片琴上找到了最适合于表现这种粘性的音响效果,第一次把钢片琴用入交响乐队中,获得了一种极为可贵的色彩。这段音乐用钢片琴来演奏旋律,音调既甜蜜腻人,又清脆透明,这是糖果仙女的写照,它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糖果王国中象小玻璃片那样晶莹夺目和五彩缤纷的糖果的色泽。

(四)      俄罗斯特列帕克舞曲

这是俄罗斯民间流行的一种生动鲜明、情绪热烈的舞曲,表达出纯朴的活力和天真的快乐。在这首狂放的乐曲里,乐队的力量第一次获得了充分的发挥,它的旋律用铃鼓和定音鼓的节奏加以衬托,音乐的进行在接近结束时逐渐加快速度——舞步加快了,呼吸变得急促,最后以旋转式进行带来的旋风作为结束。

(五)      阿拉伯舞曲“咖啡”

在糖果王国中,各种美味的食物环绕着玛莎和王子,其中除了糖果之外还有咖啡和茶。要用音乐来描写咖啡和茶,似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里,柴可夫斯基的做法是简明而巧妙地采用阿拉伯舞曲和中国舞曲来唤起听者的联想,因为咖啡产在阿拉伯,而茶则是中国的特产。按照脚本的规定,这段阿拉伯舞曲的音乐是“甜蜜而迷人”的,它的主题是一支温柔而富有表情的旋律,在大提琴和中提琴构成的持续五度音程的单调背景上由小提琴娇柔无力地奏出,这支富于异国情调的慢速度的东方舞曲,象征着一个炎热、慵困,文雅而魅人的抒情诗世界,它的意态阑珊,有如神秘的幻想。这段乐曲由于只用加弱音器的弦乐器和木管乐器演奏,色彩清新,富丽。

(六)      中国舞曲“茶”

这是一首滑稽舞曲,音乐的陈述及其音色的选择都很有特点。乐曲的主题先由长笛(有时结合短笛)在很高的音区用很尖刺的声音奏出,它与起伴奏作用的大管的单调的喃喃低语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主题的后半段由弦乐器的跳跃的拨弦接奏,所有这些,造成了一种相当滑稽的效果,作者似乎想让那些瓷娃娃摇摇摆摆地跳起舞来。

柴可夫斯基在这首乐曲中还特地使用了钟琴这种乐器,意图借此表达东方的一些特殊色彩。但是由于柴可夫斯基对中国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了解,他写出来的这个所谓中国舞曲是完全没有一点中国风味的。即使这样,许多外国乐团访华时还经常加演这首《中国舞曲》

(七)      芦笛舞曲

按照脚本的构思,玩具牧童们在这时候一边吹奏用芦苇做成的牧笛,一边翩翩起舞。乐曲的基本主题,即由三个长笛奏出的富有田园风味的旋律,可说是作者的神来之笔。这支旋律之美同长笛这种乐器本身是分不开的,长笛好像把它所拥有的一切美质全部倾注到这轻快活泼的舞曲中去了。

(八)      花之圆舞曲

在舞剧第二幕的一系列嬉游舞蹈之后,穿着金色锦缎的管家出场了,他一拍手,便有三十六个女舞蹈演员和三十六个男舞蹈演员,全身饰满鲜花走了出来,他们捧着一个大花球,送给王子和玛莎这一对新婚夫妇,于是开始在圆舞曲的乐声中跳起舞来。“花之圆舞曲”同随后的一段“双人舞曲”,成为整个喜庆演出的高潮;它的旋律丰富,情调优美,节奏明快,色彩鲜艳,可以称得上是整套舞剧组曲之冠。乐曲从竖琴的技巧性华彩乐句(引子)开始,然后圆号便以全奏的方式奏出圆舞曲的基本主题。

这个主题在整个圆舞曲中占据优势地位,体现出这豪华而庄严的节庆场面的基本情绪,但是,在柴可夫斯基的整个美妙的旋律构想中,这个主题显然还只是第一阶段的体现,不过在它的陈述过程中也已经变得越来越悦耳动听了。在乐曲中段(21段03分18秒)作者又为听者带来了更加宽广、旋律也更加迷人的新主题——在这中段开始时长笛和双簧管奏出的旋律就是这样。接着大提琴奏出的抒情而饱满的旋律尤其是这样。

在这首圆舞曲的基本素材再现之后,音乐以一段小尾声作为结束。在这里,基本主题获得了交响性的发展,具有更加活跃和更加热烈的节庆狂欢的特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