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恭請大師 藏家及朋友們鑒定
http://s7/mw690/5f21d31agx6BOFWa0hE76&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僧帽壺正視圖【一】
藏品紫砂壺:高10.0cm,壺肚寬10.3cm,壺肚對角長度11.6cm,
壺底寬6.5cm,壺底對角線長7.5cm。
僧帽壺,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僧帽壶最早出现在元代,最早出现时的载体为瓷器。明以后大量瓷器工匠转移到紫砂器制作,遂将此器形移植了过来。万历后期,宜兴紫砂茶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供春的学生时大彬。时大彬做壶要求很高,稍不合意,即打碎重做,不留于世。现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馆的僧帽壶,就是时大彬的杰作之一。
僧帽壺与佛教尤其是藏传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藏传佛教中常用的五佛冠,对早期僧帽壶的设计影响至深。“五佛冠”,其冠字有把帽带在头上的意思。就形制而言,此冠五朵莲瓣,与僧帽壶颈部以上的设计相似。
有资料说,永乐皇帝为了避免僧人們在连续不断的法会上打瞌睡,定做数百僧帽壶赐众僧为饮茶器皿。此型制壺初期专供佛教僧侣饮茶,後逐步演变成俗人也喜愛使用的茶壶。
僧帽壺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
僧帽壶展现了佛教传统中从无帽到有帽,以至成为法器,以至演变为僧帽壶形制;彰现了佛教文化的传承與發展,也是中华文化传承與發展的一面小镜子。
http://s4/mw690/5f21d31agx6BOFVsnRNf3&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僧帽壺側視圖【一】
此藏品紫砂僧帽壺,制作者擬為顾景舟先生。
作者简介:
顾景舟(1915-1996),本名景洲,后改名为景舟,名号有曼睎、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及壶叟等,宜兴川埠人,曾自创堂号为自怡轩。数十年来饱览历代紫砂精品,深入钻研紫砂陶瓷相关工艺知识,旁涉书法、绘画、金石、篆刻、考古等学术。其紫砂作品以茗壶为主,年轻时先由方器入手,兼做圆器;随着其与书画界的交往,逐渐偏重光素器型的制作,最后以几何形壶形成其个人风格。作品特色: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形器雄健严谨,线条流畅和谐,大雅而深意无穷;其作品強勁散发出浓郁而又含蓄的东方艺术特色。
顾景舟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54年进入宜兴蜀山陶业合作社,56年被江苏省政府任命为技术辅导,带徒徐汉棠、高海庚、李昌鸿、沈遽华、束凤英、吴群祥等人。一生三次参加全国工艺美术代表大会,在港、澳、台、东南亚影响特大,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作品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文物馆收藏。
http://s6/mw690/5f21d31agx6BOFXMvm5e5&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僧帽壺俯視圖【一】
壺嘴至壺柄長度15.4cm
[注:因拍摄时背景及光线不同,造成照片实物色相略有偏移,请鉴谅]
http://s9/mw690/5f21d31agx6BOFWZf9C28&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僧帽壺俯視圖【二】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现也有机器批量制造的。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江苏宜兴,故又名宜兴紫砂壶。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开始用紫砂制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紫砂壶的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http://s8/mw690/5f21d31agx6BOFVBuqb17&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僧帽壺倒置圖
紫砂壶,被人们推崇为理想的注茶器。它优良的实用功能,在明清两代的文献中即有记载。“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陶”,是由于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且不夺香,又無煮熟汤气。“越宿不馊”的说法,有其一定的道理。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因其造型古朴别致、气质特佳,经茶水泡、手摩挲,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http://s12/mw690/5f21d31agx6BOFX8WUzeb&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僧帽壺俯視圖【三】
紫砂黄泥属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最高含铁量达8.83%。紫砂壶在高氧高温状况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制温度在1100-1200℃之间。紫砂壶成品的吸水率大于2%。紫砂壶的泥原料,为紫泥、绿泥和红泥三种,俗称“富贵士”。因其产自江苏宜兴,故称宜兴紫砂。
http://s10/mw690/5f21d31agx6BOFWR20F09&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僧帽壺側視圖【二】
砂壶实用性强,乃在于它具有比较高的气孔率,使其具有透气性好的优点。据《中国陶都史》第394页记载:紫砂泥料“其特点是含铁量比较高…¨,紫砂器的显微结构中存在大量的团聚状”,它的气孔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团聚内部的气孔,另一种是包裹在团聚体周围的气孔群,且大部份属于开口型气孔,紫砂器良好的透气性,与这种特属的显微结构有关。
http://s4/mw690/5f21d31agx6BOFXsPt183&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壺頂子蓮子形,蓮子中央開一小圓孔貫通壺蓋。
传说,制紫砂壺高手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泥牛,时不允。此时一真牛从屋外经过,徐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見倉促之作後大加赞赏,认可他才华,于是欣然授其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
http://s3/mw690/5f21d31agx6BQvD9T1M12&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壺柄上蓋有印記,陽文 "景舟" 二字清晰。
当代紫砂大师,首推顾景舟老先生。顾老潜心紫砂陶艺六十余年,炉火纯青,登峰造极,名传遐迩。建国后七老艺人:任淦庭、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王寅春、顾景舟、蒋蓉。现当代紫砂代表人物:高海庚、徐秀棠、徐汉棠、鲍志强、何道洪、汪寅仙、吕尧臣、周桂珍、姚丹萍、李昌鸿、顾绍培、曹安祥等也各自身怀绝技,制作与设计皆各有专长,皆为現代俊才。
http://s2/mw690/5f21d31agx6BOFW0RoZ61&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壺蓋高4.1cm[至頂子],外徑4.1cm,壺蓋對角線長4.6cm。
壺蓋內有
"景舟"印記。
梅尧臣、蔡襄、苏东坡都留下咏茶名篇、名句。其中梅尧臣的“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堪称千古绝唱,讲的就是用紫砂陶壶烹茶。当然最讲究、最有创造精神的要数苏东坡了。他总结出“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情。”用活水、江流深水煎茶,味道会不同凡响,更加清醇清远。
呵,用皖南山區西遞古村遠離污染的山泉泡茶,這滋味我知道,願您也知道!
http://s5/mw690/5f21d31agx6BOFWxmU464&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壺蓋內印章近攝圖
明代始饮茶方法发生大变化,1595年张源撰写的《茶录》对沏茶的程序,做了详尽的介绍:“探汤纯熟便取起,先注少许壶中,祛汤冷气,倾出,然后投茶,茶多寡宜酌,不可过中失正……两壶后又用冷水汤涤,使壶凉洁,不则减茶香矣。”
这与今天的沏茶方法没有什么不同。烹茶演变为沏茶,对茶壶的质地要求就相对高了,通过千百年来的实践,人们发现,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由于紫砂壶能吸收茶叶汁,用的时间愈长,泡出的茶水味道就愈好。于是,制作紫砂壶的高手、名家、大师也就一个个走到历史的前台,他们的名字和业绩与紫砂壶的兴衰交织在一起。
http://s3/mw690/5f21d31agx6BOFXldvAc2&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壺蓋內印章近攝放大圖,陰文
"景舟" 二字清晰。
紫砂传说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宜兴丁山(丁蜀镇)位于太湖之滨,是一个普通而美丽的小镇。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镇里的村民早出晚归,耕田做农活,闲暇时便用陶土制作日常需用的碗、罐。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简单平凡的生活。有一天,一个僧人出现在他们的镇上。他边走边大声叫唤:“富有的皇家土,富有的皇家土”,村民们都很好奇地看着这个奇怪的僧人。
僧人发现村民眼中疑惑,便说“不是皇家,就不能富有吗?”,人们就更加疑惑了,呆呆地看着他走来走去。僧人忽然提高嗓门,快步走起来,就好像周围没人一样。有见识的长者就跟着一起走,走着走着到了黄龙山和青龙山。突然,僧人消失了。长者四处寻找,看到好几处新开的洞穴,洞穴中有各种颜色的陶土。长者搬了一些彩色的陶土回家,敲打铸烧,神奇般的烧出了和以前不同颜色的陶器。
一传十,十传百。就这样,紫砂陶艺慢慢形成了。紫砂泥分布在宜兴的丁蜀地区。黄龙山和青龙山泥矿中的紫砂泥为上品。
此壺即選用上品紫砂泥制作而成。
http://s10/mw690/5f21d31agx6BOFWhL6h39&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壺底蓋有“顧景舟”陽文印章
此壺在壺蓋,壺柄,壺底共用印三枚,二枚小印一陰一陽。
http://s5/mw690/5f21d31agx6BOFWqlSY54&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放大後的壺底“顧景舟”陽文印章
與字畫鑒定同理,印章是判斷作品真偽的重要證據。
附上近年拍賣會上成交的 兩把顧景舟先生制作的僧帽壺情
http://s7/mw690/5f21d31agx6BPeMV3NAc6&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成交僧帽壺拍品之一
估价:
3,500,000至4,000,000
成交价:7,820,000
年代:——
规格:长12.5cm
预展时间:--
类别:陶瓷
预展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
拍卖时间:2012-06-03
拍卖地点:亚洲大酒店A、B厅及全国农业展览馆
拍卖会专场:中国当代高端工艺品
拍卖会:
2012春季拍卖会
公司全称: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http://s11/mw690/5f21d31agx6BPfOaqAa5a&690紫砂僧帽壺" TITLE="顧景舟 紫砂僧帽壺" />
成交僧帽壺拍品之二
成交价格:¥9,200,000
[江苏]
估
价:¥4,000,000至¥6,000,000
预展日期:2012年08月29日--2012年08月31日
拍卖日期:2012年-09月-01日
拍卖地点:江苏省宜兴市宜兴宾馆(南京禄口机场——宜兴宾馆专线大巴1.5小时直抵)
藏品紫砂僧帽壺
再次恭請大師
藏家及朋友們對此壺予以鑒定,謝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