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首毕业季#毕业路口:向左走,向右走?

(2012-09-25 20:54:48)
标签:

杂谈

【毕业季】毕业路口:向左走,向右走?

                         本报记者  赵成栋  赵盼盼

与毕业季相伴而来的,是毕业生们再次面临做出重要抉择。网络上总是会有被多次转载的面试经验贴,或关于就业,或关于继续深造;亦会有前辈分享自己工作或读书期间的困惑与迷茫、经验与建议。在毕业季的十字路口,毕业生们如何抉择?是选择就业、创业、继续深造,还是其他?本报记者带您走近毕业生,一起体味他们的选择。

 

“读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三年前,向往厦大学术氛围自由的韩锡鹏成为新闻传播学院一名硕士生。如今,出于自己的志向及兴趣爱好,他选择了继续在本校读博深造。在他看来:“读博,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人们应该对博士双重祛魅,一方面不要将博士丑化,认为博士都是书呆子;另一方面也不要拔高博士,认为他们都是一群高智商的人才。”韩锡鹏称,考取博士是出于多重选择,并不代表学术能力一定是最强的,只能说综合考量是最适合攻读这个学位的。

刚读研时,韩锡鹏的导师黄星民教授便告诉他,读研要有“认识世界、表达世界、影响世界”的志向,要多读书、精读书。韩锡鹏认为,现在的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因此,尽管他读的是文科专业,但还是会阅读不同专业的书,扩展视角,利用他山之石,在本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在厦大三年的知识积淀,也为我今年成功考上本校博士研究生打下了基础。”谈及未来的读博计划,韩锡鹏表示还会继续跟着黄老师研究媒介发展史,致力于中国传播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生命科学学院的胡泳华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09级硕士生,曾获厦门大学2010年度研究生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厦门大学2011年校庆期间校级奖学金之本栋奖学金。这个暑假,她基本将在实验室度过。2010年年底,她顺利通过硕博连读初选,并于2011年通过博士生入学复试。因此,过了这个暑假,她就是一名博二的学生了。与她同级的硕士生同学,大多选择了就业,还有一部分选择读博。

胡泳华读研一时,老师曾问她有没有读博的想法。“我当时是说要考虑下,后面想想,反正有机会就读,同时考虑到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去工作后可能还是要读博,再加上厦大现在不招收在职博士,所以决定读博。”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情”

 

2012年,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2009级硕士生陈国渊毕业留校工作,再次成为一名老师。上次当老师,是在宁夏海原县海原一中,任高一年级两个班级120余名学生的政治老师。

2004年,陈国渊成为厦大公共事务学院一名本科生。大二时,他看到一些有关支教的宣传材料,觉得支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便开始留意相关信息。大四时,如愿以偿,成为支教团的一员。

20088月,陈国渊赴宁夏海原支教。从东南到西北,从沿海到内陆,初到海原的陈国渊称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因为去之前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也做好了吃苦的打算,但他也遇到了水土不服等问题。一年后,陈国渊回到厦大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在他看来,支教生活是在“用一年的时间做一辈子难忘的事情”。支教让他“对世界更包容,人变得更成熟、平淡”;也会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更关注公益事业,经常去做义工,硕士研究生三年就积累了600多个时长。

通过支教,陈国渊发现当老师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因此,毕业时,他放弃了很多机会,毅然选择了留校工作,延续自己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情怀。

 

“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感受”

 

2011年起在湖里区投资促进局工作的魏慧娜,是厦大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2006级硕士生。本科就读于集美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她想从事公共服务行业,本科毕业时曾考过选调生,但没有被选上。三年后的2009年,硕士毕业的她成为福建省一名选聘生,任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海沧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团支部副书记,服务期为两年。

魏慧娜称,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一政策为她提供了一个到农村服务的好机会,也让她多了一种从事公共服务行业的选择途径。初到农村的魏慧娜感觉村民很热情、很亲切,工作也比较顺手,与同事、领导的相处也很融洽,只是在生活方式方面会觉得与之前有所不同,毕竟之前并没有在农村生活过。

两年的选聘生生活给她带来与基层更多接触的机会,也让她作风比较朴实,人也趋于成熟。魏慧娜向记者介绍,选聘生工作服务对象为村民,而投资促进局的工作服务对象则为投资方与企业。尽管服务对象差别较大,但在她看来:“不管从事哪份工作,都要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感受,也要思考相关政策,改进自己的工作。”

 

“要用市场指导创业项目的开展”

 

在厦门这座旅游城市,各式各样的家庭旅馆在为游客带来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温馨及家的感觉。位于环岛路黄厝塔头115号的奇果客栈,老板便是厦大艺术学院美术系2009级硕士生马晋辉。20114月,在厦大90周年校庆标志征集评选活动中,他设计的作品曾获三等奖。

对创业很感兴趣的马晋辉希望自己能够在厦门有个栖息场所,朋友来了,可以一起在那儿泡茶、聊天;同时考虑到投资回报,并综合评估风险后,决定将一座独栋渔家小楼改造成现在的奇果客栈。同时,他也在卖一些玩具、水晶珠宝等。今年8月,他还将去杭州一家公司就职。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创业契机。

20103月,厦大医学院2005级本科生陈燕辉和6个同学一起创立了尚承文化传播公司。《惠安四姐妹》是公司成立后的第一批产品,4个公仔分别叫闽闽、南南、惠惠、安安——连起来读,就是“闽南惠安”。

陈燕辉说,之所以取这个名字,一是要突出公仔的主题即闽南文化;二是要确保名字好听且容易记住。同年6月,文博会首届高校(厦门)文化创意大赛颁奖现场,《惠安四姐妹》夺得了创意艺术类金奖。

陈燕辉建议想创业的同学一定要做好准备再上路,要注意平衡资金投入与创业风险;同时,千万不要盲目地去创业,“要用市场指导创业项目的开展,而非让市场适应创业项目”;再者,不要为了创业而创业,或者是为了炫耀、攀比而创业;此外,一定要结合自身优势,了解创业项目的潜在市场,并向前辈寻求一些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