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误人子弟,固损阴德;误己子女,也损阴德

(2020-03-08 20:47:56)
分类: 智慧之滨
误人子弟,固损阴德;误己子女,也损阴德

原创 二十四史因果 青荷书房 


柳玭(音频),唐末名臣。 柳玭是柳家第三代杰出人物,官至御史大夫。其祖父柳公绰、父亲柳仲郢(音影)都是唐代名臣。柳家自柳公绰一代开始“突然”发迹显贵,家族子孙代代英才辈出。柳家以治家严谨闻名于世,柳氏家法也成为当时教育子孙的榜样。在家风的影响下,柳玭自己也成为一代明臣,而且总结、撰写了柳家家风家训——《柳氏叙训》。 柳家三代人修身、治家的事迹已于前两天逐一介绍。


今日末学特选录、试译《柳氏序训》中“家教家训”的内容,以供大家参考(以下为家训内容)。 


门第高贵,只可畏惧而不能依赖。畏惧的是,立身行己,如果有一件事违背祖先遗训,那罪过就大于常人。虽然可以凭借家门苟且获得名位,但死后何以见祖先于地下?不能依赖的是,门第高贵就会自傲,家族昌盛则招人嫉妒。有真才实学、美好品行,人家也未必相信。有丝毫缺点过错,就会招来众人指责。所以出身名门的人,修身不能不诚恳,学问不能不坚实。

人生在世,自己无能却希望被任用,自己没有善行却希望被人爱戴,还莫名其妙地说“生不逢时”,这就如同农夫鲁莽耕种,却埋怨天不润泽,虽不想挨饿,能做到吗? 立身以孝悌为基础,以恭敬少言为根本,以谨慎小心为原则,以勤劳俭朴为准绳,以拉帮交结为无聊之事,以盛气凌人为凶恶之人。以忍耐和顺治家,以简单恭谨维护友情。

百行齐备,依然怀疑自己还有不周之处;慎言少语,依然审查是否言语有失;博闻强记,依然认为自己有所不及。谋取功名利禄,如同偶然得到;摒除骄傲吝啬,只求减少过错。 为官则洁身自好,省繁简政,然后才可以说守法,然后才可以说教育他人。正直但不接近祸患,廉洁但不沽名钓誉。俸禄微少,不动民脂民膏;刑罚可用,不逞个人偏狭。担忧与祸患不同行,高洁和富贵不并行,这是说常存担忧则心生恐惧,常有恐惧之心则会孕育福泽。而享福则会骄奢,骄奢又招来祸患。所以,家族的绵延与运势好坏,不靠占卜问卦,不靠星象术数,只在于自己的处心行事而已。

 那些豪门子弟,他们的先辈们为官正直,光明正大,特立独行,不畏强权。等到家族衰落时,除了喜欢犯上,没有其它本事。他们的先辈为人谦逊和顺,柔和保身,远离嫉妒和怨恨,等到家族衰落时,除了愚昧低劣,再没什么原则。这其中道理微妙,不是贤者难以领会。 

败坏名声招来灾祸,辱及祖先覆灭家门,往往由五条特别重大的罪过造成,应当深刻铭记:
一、自求安逸,不甘淡泊,只要有利可图,就不顾及他人言论。
二、不知儒学,不喜欢古道传统。不懂前人经典却不以为耻,说起当下事物却头头是道、夸夸其谈。自己本来孤陋寡闻,却还厌恶别人有学问。
三、厌恶超过自己的人,喜欢奉承自己的人,喜欢俗谈嬉笑,不思古道。听说别人的善行就嫉妒,听到别人有恶又四处宣扬,沉浸在偏道之中,败坏德义,空有一身尊贵,和小杂役有什么区别?
四、崇尚浪荡游乐,沉溺酒水之中。以喝酒为情趣,却以尽心尽力为俗气。习惯一旦养成就容易荒废自己,再觉察却很难改过了。
五、急于求名求官。谄媚权贵,一级半级的官职虽然可能得到,但群情愤怒和众人猜忌之下,却很少能够保存。 这五大过错猛于毒疮。毒疮还有药石可治,这五大过错去连巫师、医师都无药可救! 那些名门大族,没有不是经由先祖忠孝勤俭而形成的,但没有不是因为子孙顽劣骄奢而破败的。成立时难如登天,覆灭时却易如火燃。

行道义之人,德行学问是根茎,正直刚毅是枝叶。有根无叶,或许还可以等待天时;但有叶无根,就算有雨水润泽也不能存活。至于孝慈、友悌、忠信、笃行,这些就像日常吃饭的酱醋,怎么能一天没有呢?…… 

顺便说一句。 一连三天,连续介绍了柳氏家族崛起的事迹与家训。末学的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我们今天通过学习古人先贤修身齐家之道,不断修行、改过、迁善,以对治我们今天在社会、生活中遇见的种种问题。对比一下,我们自我的修正,我们教育子女的方法,和古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又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如果人道不修,家道不修,我们又何以立身于人间,又何谈解脱之道?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思是,人将道弘扬光大,而不是道让人光大。只有我们每个人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家庭出发,才可能践行大道,才可能将大道发扬光大。否则,空谈玄妙,只会缘木求鱼,离道更远。

 佛教净土宗第13代祖师印光大师曾这样说道:“须知‘阴德’二字,所包者广。成就他人子弟,令入圣贤之域,固属阴德;成就自己子弟,令入圣贤之域,亦是阴德。反是,则误人子弟固损德,误己子女亦损德。力能兼及,何幸如之!”(《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二/与永嘉某居士书》) 意思是——须知“阴德”二字,所包含的内容广泛。成就他人子弟,令他进入圣贤的领域,固然是阴德;成就自己子弟,令他进入圣贤的领域,也是阴德。反之,误人子弟固然损德,误己子女也是损德。如果二者力行兼顾,那该何其幸运!

 因此,度人先自度,教人先教子。如果我们以身作则、身体力行,把自己做好管好;言传身教,把自己的子女教育好,这已经是善莫大焉,功德无量。人道已立,家道已立,我们离究竟解脱的大道还会远吗? 

(史料选自《旧唐书·柳仲郢传》)
(史料选自《新唐书·柳玭传》)
(家训节选自柳玭《柳氏叙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