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台北   一個失憶症的城市

(2017-06-23 19:19:14)
标签:

文化

情感

教育

分类: 艺术论坛

讀歷史系不如當流浪漢?對人文的輕視,讓台灣失去了許多機會



https://scontent-tpe1-1.xx.fbcdn.net/v/t1.0-9/19398995_1495480513842198_3377721174452227666_n.jpg?oh=0417dcf352282cd9f212c7eba5906cee&oe=59CFD03D  一個失憶症的城市" />

最近

看到網上傳這一篇文章
日本人
是很重視歷史
所以
要把台北市
變成一個沒有記憶
失憶症的城市

依據舊址石碑內文的記載,
劉銘傳任臺灣巡撫時期
選定在北移後的臺灣府(今臺中市)
橋仔頭建造臺灣省城,
完工前劉銘傳續留臺北延平南路、
武昌街口
所建之巡撫衙門,
故延平南路舊稱為撫臺街,
以至於日治時期建於延平南路上的「大和町洋樓」
被後世冠上臺北撫台街洋樓。

後繼任巡撫邵友濂
將省會由建造中的省城移往臺北府,
於承恩門內構築巡撫衙門,耗資57,653銀元
,歷經兩年方告落成內,

分文武兩部,規模宏偉,為臺灣官廳之冠。

1895年,清廷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割讓臺灣、澎湖予日本。

日軍進入臺北城後,日軍據台灣巡撫衙門、

欽差行臺為臺灣總督府、布政使司衙門為近衛師團司令部
(1917年又改為臺灣總督辦公廳舍)。

直到1919年正式的臺灣總督府(今中華民國總統府)落成。
日本昭和6年(1931年),以紀念裕仁天皇登基為由,
決定在布政使司衙門、欽差行臺前廣場興建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

除了部分布政使司衙門及欽差行臺建築移往圓山動物園(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昨日世界舊址)、

淨土宗臺北別院(今善導寺)

及臺北植物園內保存外,其餘附近房舍皆於1932年8月予以拆除。

從此
台北市
對清朝
派一流的官員來台
完全失憶

日本也派
一流的留學建築師
在台北
造了很多的歐式建築
英式建築的總督府

到今天
總統都在這個地方上班
如果了解歷史
真是太好笑了

土地銀行
是希臘式的建築

監察院
是德奧建築

228公園
日本的歐式公園
天后宮被廢除
原是
先民的信仰中心
再也不存在了
拆除臺北大天后宮,
並於臺北大天后宮原址北側興建
「兒玉·後藤紀念館」
(今國立臺灣博物館)

台北完全失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