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味適度保五臟

(2015-09-14 12:17:08)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占星
什麼樣的食物才符合身體的需求呢?中醫裡講,食物的味道無外乎五種,即酸、甜(甘)、苦、辣(辛)、鹹,這五味在人體裡分入五臟。若我們能將這五味合理攝入,便可使身體所需營養達到一種平衡。
  
  ◇◇
五味適度保五臟
  
  《素問‧宣明五氣》指出:「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具體如何分入五臟呢?
  
  1.酸入肝:就是說酸味食物如山楂、橘子、食醋等,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病菌,還有防治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的功效。酸的食物還可以解酒,促進膽汁和胰臟消化液分泌,以防胸脅滿脹。
  
  酸也能收斂,比如說男性朋友的前列腺肥大、女性朋友產後尿失禁、白帶太多,或拉肚子,通常都可以用酸來收斂。中醫學講到酸,都會連帶提到「澀」,酸、澀兩個合在一起,澀有收斂的意思。
  
  收斂包括傷口的收口癒合,食物中以酸梅最典型,醋也一樣。
  
  2.辛入肺:「辛」即為辛辣,「辛」有尖銳而強烈之意。我們常吃的蔥、蒜、姜、辣椒、胡椒都是以辛辣為主的食物。辛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氣、通竅達表、通順血脈的「三通」的作用。
  
  辛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可解痙,意思是說對於肌肉緊張引起的頭痛、偏頭痛、肌肉關節疼痛,或者心臟血管收縮痛,這時候給予一點辛,往往可以收效。
  
  3.苦入心:苦味具有除濕和利尿的作用。平時適當吃些苦味食物以清心瀉火,比如苦瓜、蘿蔔葉、大頭菜等。
  
  中醫講,苦味入心經、心包經、小腸經,所以心火旺(包括打針的過敏反應,紅腫熱痛等)或小腸經旺(小腸、十二指腸感染、發炎,引起拉肚子、潰瘍、糜爛,或熬夜後舌頭腫脹刺痛,好像被燙到一樣)時,可通過吃一些苦味食物來緩解。
  
  4.鹹入腎:中醫講的「鹹」不是專指鹽,而略相當於現在講的「礦物質」,包括鹹寒、鹹涼、鹹溫、鹹干、鹹平多種。鹹味能滋養腎氣,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嘔吐、腹瀉、大汗之後喝一點淡鹽水,可以保持正常代謝。
  
  5.甘入脾:就是說適當吃甜的東西如山藥、香蕉、大棗等,可補養脾胃,補充人體的熱量,解除身體疲勞。
  
  甜味還會使人放鬆,所以工作壓力大的人適當吃點甜食可以睡得很香甜。冬天吃些甜食減少憂鬱、低潮、沉悶。甜食不一定是糖果、餅乾、點心、水果,事實上很多含澱粉、果糖的食物就很適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金海相位
后一篇:豆類食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