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与炼金术
(2014-04-16 00:07:48)
标签:
星座 |
分类: 課程筆記整理 |
1 推荐序:炼丹与自性的追寻荣格与炼金术
炼丹与自性的追寻清华大学(台湾)中文系教授
杨儒宾
荣格是上个世纪最重要的精神分析学者,至少是少数影响最深远的精神分析学者之一。他的影响不仅限于精神分析或心理学的领域,而是广泛地辐射到文学、艺术、神话、宗教各个重要的文化部门。他的影响也不仅限于西方,在东方--至少在中、日两大文化区域--其回声之响亮
似乎不下于欧美,而且声势颇有与日俱增之趋势。和上个世纪众多的学术明星相比,荣格跨学
科、跨区域的影响力是颇为突出的。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奠基者,他的原型分析理论在精神分
析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如果仅把荣格视为一位精神分析学者,那就大错特错了,荣
格对自己学说的定位从来不是如此,他的学生看待他的学说也不是如此,甚至他所发挥的影响
力也不是如此。任何人只要看过荣格著作集的书名,即可知他兴趣之博,横跨的知识领域之广。
在知识日益分工化的当代世界,荣格走的却是古典的博雅路线。论博,其博颇有亚里斯多德、
莱布尼兹之风,在精神分析学界中特显异类;论雅,其雅却与两氏不同,荣格特好炼丹、占星、
神话、秘仪等诸多秘教的知识,其脉搏中流动着浓稠的“非启蒙精神”之血液。荣格看似怪异的
学术兴趣其实不难理解。荣格一生的学术关怀,与其说他想建立一门现代学术模型的精神分析
学科,还不如说他对一门完整的“人学”的兴趣更大。荣格所理解的人,包含了意识、个体性无
意识以及集体无意识三个领域,作为人格最基层因素的集体无意识,很自然地联系了身与心、
意识与灵魂、身心与自然的关系。在集体无意识层面上,适用的诠释法则是原型象征而非个别
传记的;是共时性的而非因果性的;是因陀罗网式而非原子论式的。可惜,现代学术(包含弗
洛伊德创设的现代精神分析学科)对集体无意识此一层面的议题很少涉及,因此,对于这一层
面引发的问题自然也就无能为力。如果说现代学术既无意也无能处理集体无意识的问题的话,
一些非西方的知识传统(如Tantrism 或道教)或非正典西方的秘教传统(如炼金术或诺斯替教)
反而提供了大量的相关知识。荣格在西方的学界常感踽踽凉凉,他会与这些非主流的学问结盟,
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