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兰老师读愣严经笔记34唯有无明是一切妄法的根本

(2012-11-06 14:16:00)
标签:

文化

分类: 艺术论坛

安兰老师读愣严经笔记34唯有无明是一切妄法的根本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消文):富楼那尊者说:我和如来,圆明妙净的宝觉真心,无二无别,圆满具足。而我过去遭受无始妄想所误,长久受生死轮回,现今得证小乘圣果,还没有究竟;世尊的诸妄,一切圆满灭尽,独得妙觉真常不变之心。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为何因而有无始妄想,自己遮蔽妙净圆明的真心,而受这沦溺?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富楼那尊者听到世尊开示:一切万法之所以会忽生、相续,乃是起因于无明,因而想要追求无明的原因;

无明(梵语:Avidyā,巴利语:avijjā)是烦恼的别称。不知因和因所引起的后续一切……

不知善、恶、有罪、无罪、习常或不平常;

不知好、坏、污、净的分别缘起

全都不知。

以为把无明的原因找到了,就能够精进修行,而断除无明,却不知道一切万法还能够追究它的因,唯有无明是一切妄法的根本,是没有办法追求其原因的。

这个道理,前面举例说明迷失方向的人,把南方误以为是北方之处,世尊已经向富楼那尊者开示:这个迷││无明││是没有根本,无明的性是毕竟空的。

可是,富楼那尊者对于这个道理,还是没有办法了解,因此,这里又再请问世尊。

富楼那尊者因为被世尊呵责不勤求无上菩提,只爱念小乘,得少为足,所以,现在要回小乘心向大乘行,想要追求虚妄的原因,以拔除其根本,堵塞其原因,而证到究竟的圣果。

我与如来」,是富楼那尊者拿自己与世尊相对并论。既然富楼那尊者的真心与世尊的真心,都是平等的,由此例就能够知道,一切诸佛与众生,一样都是平等而无二差别。「宝觉圆明,真妙净心」,这两句是世尊前面所说的「宝觉真心」,这里加上「圆、明、妙、净」四种意义。因为本觉真心,就像摩尼宝珠一样,所以叫做「宝觉」。「」是其体圆满清净,一尘不染,仍属于「空如来藏」。「」是其用能够明照洞澈,一法不遗,仍属于「不空如来藏」。「」是双照空、有两边,不滞一相;「净」是双遮空、有两边,不涉一尘;仍属于「空不空如来藏」。「无二圆满」是无二差别,都是圆满具足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各各圆满」,只是前面是对众生而说,这里是对佛陀而论。

世尊的宝觉真心固然是圆满,众生同样也是圆满的,这一心三藏,众生与如来都是平等,都是圆满,不分高下,不增也不减。

在「无二」下,加「圆满」两字,是很有意义的。我们总以为世尊已经断除烦恼,证得圆满的真心,而众生有无明烦恼,真心是不圆满的。对于「无二圆满」的道理,经过前面世尊重重的开示,富楼那尊者已经了解了。

所以,众生和佛陀的真心,同样是无二圆满的。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这一段经文是说:虽然众生和如来的佛性,是没有差别,圆满具足的,可是,众生和世尊一比较之下,却相差悬殊。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这是叙述久已迷失。本来富楼那尊者认为自己的佛性与世尊没有两样,可是,在无二圆满之中,却产生了差别,因为众生长久以来,就迷失了,这是领会前面世尊所说的「因明立所」,以至「三种相续」和「诸大相陵」的道理。「我昔」是我富楼那过去,泛指旷劫;「而我昔遭无始妄想」是说我过去最初就依真起妄,遭遇到无始妄想所误。「无始妄想」就是无明,也叫做迷或痴。无始无明,是最初的痴相;无始妄想,是迷中的动相。对于「痴相」与「动相」,后面还有解说,这里先拿个譬喻来说明。好比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睡着了,就不知道人事,这是痴相,就是「无始无明」;可是,睡觉的时候,会作梦、说梦话,甚至会伸手打人,这种动作连自己都不晓得,这是动相,就是「无始妄想」。

无明与妄想是同一个,不可以看作是两个。一个人在睡觉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在睡觉,可是,会作梦、说梦话,这是同一个人,不是两个人。

「妄明之无明,妄觉之妄想」是根本的妄想,妄上加妄,因而有世界、众生、业果三种忽然产生。「久在轮回」是体会到前面世尊所说「众生相续、业果相续」的道理。

前面说「以是因缘,众生相续,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就是依之起惑造业,不能出离生死,所以久在轮回。

今得圣乘,犹未究竟」,现在很幸运遇到世尊,依法修行,能够证到圣乘,但仍属权乘,未得究竟佛果,这是领会到前面世尊所说「爱念小乘,得少为足」的道理。「圣乘」是四果无学位;所证得的是有余依涅盘,无明全在。因为阿罗汉所断的是见烦恼、思烦恼,尘沙、无明烦恼都还没有断,所以还没有证得无余涅盘,究竟果觉,所以说「犹未究竟」。

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这几句是赞叹世尊妄尽真纯。与我们相对,世尊乃是诸妄一切圆灭,独得妙觉真常。这是领会前面世尊所说「妄不复生,真不复变」的道理。「诸妄」是所有的妄,是指妄惑、妄业、妄报。

因为惑、业、报,从真如实性来说,都是虚妄的,所以说「诸妄」。「一切圆灭」是说全都圆满灭除了。无论是烦恼、罪业、果报,这三障都圆满灭除,而无有余。既然是圆灭,就是得到涅盘断果──断了生死,证得涅盘果位。「独妙真常」是说佛陀独得妙觉真心。一切烦恼净尽,一切智慧圆满,真常不变,就是得到菩提智果。

这段经文是富楼那尊者和世尊相对而论。论其根本,宝觉真心是无二圆满的;可是,从现在的事实来说,世尊已经证得究竟的无余涅盘,而「我」富楼那还是在有余涅盘之中,相差很远。富楼那尊者认为是因为有无明烦恼的障碍,所以要求世尊开示这无明从那里来,以便断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