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兰老师读地藏经笔记  十法界

(2012-10-01 12:19:32)
标签:

文化

分类: 艺术论坛

安兰老师读地藏经笔记  十法界

 

 

十法界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包过无量无边众生。

十法界分为四圣与六凡,

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乃圣者之悟界;

六凡则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轮回的世界。

四圣与六凡,是觉与迷的分界。

十法界的名目:

一地狱法界,

二饿鬼法界,

三畜生法界,

四阿修罗法界,福多瞋亦多,不足为天人。

五人法界,

六天法界,

七声闻法界,小乘

八缘觉法界,小乘

九菩萨法界,大乘,悲智双运。

十佛法界。大乘,圆满菩萨行、一切佛皆成,福慧具足,

这是从极恶到极善、从极苦到极乐、从极低层到极高层的次序排列。

前六个法界,叫做「六凡法界」;

后四个法界,叫做「四圣法界」。六凡法界的众生随他所做的善业,上下升沉,循环不定,

所谓:「三恶报穷来善道,六天福尽下尘寰」。普通所说的六道轮回,生死不息,就是指的六凡法界的众生。

四圣法界的众生,已断烦恼,了生死,跳出三界,超凡拔俗,所以称之为圣。

  

 

【四圣】

  佛、菩萨、缘觉、声闻,已证解脱圣果,永离生死,不复往返六道,是出世间的四种圣人。

一、佛
  佛是世、出世间,最究竟圆满的圣者,度众功行圆满,达到自觉、觉他、觉满,能够利益一切众生,是出世圣人中最高的境界。

二、菩萨
  为「菩提萨埵」之简称,意为「觉有情」,谓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广修六度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渐圆满一切功德。

三、缘觉
  又称「辟支佛」,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修证成道,称为「缘觉」;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自心、外境的变迁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称为「独觉」。

四、声闻
  声闻修习四谛法而得证圣果。声闻极果为阿罗汉,罗汉含有三义:一、杀贼义,谓杀尽烦恼贼。二、应供义,谓已断尽三界诸惑,道高德重,堪受人天供养。三、不生义,谓已出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

 

【六凡】

  一切众生,沉沦三界之内,由其所造作之罪业不同,因而轮回六道当中。六道有善恶之别,天、人、阿修罗属于三善道;畜生、饿鬼、地狱属于三恶道,亦称三涂,即血涂、刀涂、火涂。

一、天
  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欲界天乃修十善所感,所谓十善即身不造杀、盗、淫;口不言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不行贪、瞋、痴。若修十善,又修四禅八定,将来所感的果报,即是在色界天和无色界天。

二、人
  受持五戒,来世得生为人。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若受上品五戒,则大富大贵,若只持少分戒,虽得人身,却感贫穷或六根不具的果报。由于每一个人戒行持守不同,因此将来所得的果报就有贫富、寿夭、智愚、美丑、高矮……等不同。

三、阿修罗
  过去生修下品十善,但因其持戒、修福,做种种善事时,心存瞋恚、傲慢……等恶念,有天人之福,无天人之德,遂感修罗的果报。

四、畜生
  众生因贪欲痴想心,造作下品十恶,而感畜生的果报。畜生道常为他所宰杀,或彼此弱肉强食,互相残害,故又称为「血涂」。

五、饿鬼
  若悭贪不舍,不知布施、修福,不明白因果,不遵守戒律,多行恶事,造诸恶业,则感饿鬼的果报。饿鬼道又有胜劣之别,有福者为神,无福者常在饥饿当中,经常受刀杖驱逼之苦,称为「刀涂」。

六、地狱
  六道当中,地狱道最苦。凡造五逆十恶、谤法破戒,皆招感地狱果报。在地狱当中,随个人业力所感,苦报与寿命各不相同。地狱有根本地狱、近边地狱、孤独地狱;地狱道众生常受寒冰或猛火的煎熬,故称为「火涂」。

  以修道而言,天道耽于游乐,修罗道虽有天之福却瞋心重,三恶道多苦难、多愚痴,故此五道皆难修行;惟有人道,苦乐参半,智慧较高,最适宜修道。

  十法界不离吾人当前这一念心,悟者为圣,迷者为凡,所谓「三点似星相,横勾似月斜,披毛从此出,作佛亦由它」,每起一念,即落一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若能时时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从善如流,依圣者之路,从因上努力,人生必定愈来愈光明,终而超凡入圣,果证菩提。

 

 

我们现在起了一念极恶的心,就是创造地狱法界的动力;

  起了一念极悭吝的心,就是创造饿鬼法界的动力;

  起了—念极愚痴的心,就是创造畜生法界的动力;

  起了一念极瞋恚的心,就是创造阿修罗法界的动力;

  起了一念修五戒的心,就是创造人法界的动力;

  起了一念修十善的心,就是创造天法界的动力;

  起了一念修四谛法的心,就是创造声闻法界的动力;

  起了一念修十二因缘法的心,就是创造缘觉法界的动力;

  起了一念修六度法的心,就是创造菩萨法界的动力;

  起了一念广大慈悲普遍平等的心,就是创造佛法界的动力。

 

  动力是现在所做的业因,法界是将来所感的业果。各人所造的业因不等,所以所得的业果亦不同,于是就有十法界的差别。

 

 

佛告诉我们十法界的业因,这业因当然非常复杂,复杂里面总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讲第一个因素。佛就给我们说,这十法界的第一个因素。佛成佛第一个因素是平等,佛是平等心,等念众生。如果有分别就不平等,所以佛看虚空法界决定没有分别,那是一体的,平等心是成佛的第一个因素。菩萨是六度心,起心动念能与六度相应,这个人是菩萨。缘觉心是十二因缘,念念跟十二因缘相应,这是辟支佛,念念与四谛相应是声闻,这都讲第一个因素。念念与十善、四无量心相应,四无量心是慈、悲、喜、舍,这是六道里面的天道。为什么会生天?上品十善,还要具足四无量心,这种人生天。到人道里面来得人身,与五戒相应;我们今天得人身,过去生中修行与五戒相应,这是得人身。三恶道与贪相应,这饿鬼道;与瞋恚相应的地狱道;与愚痴相应的畜生道。十法界里面,这里头还有一个修罗道,修罗比较特殊。修罗是修善也修上品十善,没有四无量心,而是贡高我慢,嫉妒心很重,好胜心很强,他也修上品十善,这种人是修罗因。

佛自己说「佛不度众生」,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众生得度是谁度他的?自己悟、自己度,佛只是给你做增上缘而已。

 

我们学佛将来要到哪一个法界,要得什么样的结果,完全要靠自己。所以学佛的人,跟不学佛的人差别就很大,不学佛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知道怎么个修法?多做善事,世间人现在一般崇尚的,大慈善家多做善事。如果多做善事还有一个好胜心,要名,在社会上他要去要地位,要大家对他尊重、对他赞叹,有这个意念在里面,我们就晓得他的果报在修罗道。看他修的福大小,福要大的天上作阿修罗,次一等的人间作阿修罗,再次一等的是饿鬼、畜生里面做阿修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