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座金羊毛的故事 II

标签:
凡妮莎vanessa占星塔羅諮商流年合盤精油星座神話 |
分类: 基礎占星 |
图片来源:http://www.filmscoop.it/film_al_cinema/medea.asp
至于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执导的「米蒂亚」(Medea,1969),镜头呈现出的象征性与诠释空间,便强悍多了。当然,这样比其实并不公平,因为拉斯冯提尔的「米蒂亚」是他非常早期的作品,而帕索里尼执导「米蒂亚」时,已经是他中期近晚期、风格已成熟之时。
这是帕索里尼神话系列中之一部,对帕索里尼而言,神话永远意味着原始自然之力,是未经任何雕琢的天然,在「米蒂亚」一开始,甚至透过抚养杰森的人头马身说:「一切都是神圣的。」来表明对这种原始自然之力的认同。可是,这神圣的原始天然,却也是充满暴力的。
为了呈现这神话意义,电影一开始便刻画了女祭司米蒂亚透过人血之祭,以喂养百姓,并礼敬大地。也就是说,米蒂亚的暴力本质,她的复仇力量,根本就是其天然原始之力,更是女祭司的本质。
米蒂亚是在爱上杰森之后,逐渐褪去了这种原始天然之力。而后杰森背叛,服侍米蒂亚的女仆说:「回到妳自己,妳还是妳自己。」这时的米蒂亚,两眼突然散发出充满力量的光芒,她决定回返自己,但是当她回返自己,她也就立刻回返暴力的原始天然本质,复仇,成为一种本能。她跟女仆说出自己的复仇计划,女仆说:「妳为何要把计划告诉我们,让我在道德面前心里冲突?」米蒂亚说:「妳不同意,因为妳没有受我受过的苦。」而后她央女仆做传令,以渐次执行她的复仇计划时,又再跟这女仆说:「妳爱我,因为妳也是女人。」
关于杰森,一样有原始天然的神圣与被驯服的文明。帕索里尼刻意安排人头马身抚育他的童年,以暗示杰森那原始天然的一部份,而后,当杰森长大,人头马身也已变化成一个文质彬彬的成人。
帕索里尼并没有交代杰森背叛米蒂亚的过程,叙事只交代杰森在与米蒂亚生育两子后,那人头马身与文质彬彬的成人,以双重影像出现在杰森面前,他告诉杰森,现在的杰森已退去原始天然,被驯化了,正是这驯化的部分,「怜悯着米蒂亚」。
那么,杰森原始天然的部分是什么呢?绝不是对邻国公主的爱,那只是务实主义的人生抉择、一种利益的盘算,并非遵循人性底层的原始天然。
研究帕索里尼都知道,他在镜头中经常以饶富象征的含意,暗示着自己的同性恋本质。
因此,有一景是米蒂亚不顾女仆阻止的,去找杰森,却发现杰森与男人欢乐的共舞。这段取镜,是帕索里尼对自己的暗示,他已在很多不同电影中暗示着,对他个人而言,最天然原始之处,是恋母弒父(伊底帕斯王),是同性恋。
因此,男性与女性各自回到神圣的原始天然之力后,展现出来的是暴力的敌对,根本不是爱情,男女爱情,是驯化后的结果。如今务实现世、决定跟邻国公主结婚的杰森,得遭逢米蒂亚回返原始自然后的暴力复仇之力,他焉能得胜呢?
电影叙事也涵盖了拉斯冯提尔的「米蒂亚」刻意表露的、为爱扼杀自我的女性议题。拉斯冯提尔全赖对白与演技表达这部份的主题,相较之下,帕索里尼仍旧是强悍得多。
在帕索里尼的电影叙事底下,米蒂亚一看到杰森就昏倒了,也就是说,当她选择爱,她身为女祭司的原始天然的暴力,将不再有权柄,所以她再来的暴力,竟反映在杀死亲弟弟,以成全杰森的成功逃亡,她已不再是「女祭司」,而是为爱背叛亲人的「女人」,她的王族家庭因失去金羊毛、并失去米蒂亚的弟弟,就此万劫不复。
米蒂亚放弃了女祭司角色,到杰森的国家,随即被陌生的天与地所惊吓,她以母国对天与地的观念,像先知般对杰森等人预告,却遭到嘲笑,杰森安抚她的方式便是与她做爱,以这种性驱力伪装的爱,安抚米蒂亚。
帕索里尼以近乎仪式的方式,交代米蒂亚得换下她女祭司的服饰,换成一般女人的服饰,以此表现米蒂亚为杰森改头换面,一样是一种牺牲祭,只是,牲礼不再是一个年轻男人的生命,而是她自己,牺牲祭不再是为成全百姓,而是为成全她的爱。
这强力的仪式般的叙事表现,也衬托出米蒂亚最后回归自己时,她原始天然的复仇暴力,能量会有多巨大。她还是爱孩子,她曾委曲求全的希望国王将她们留下,或者至少,将孩子留下,但被国君拒绝,国君告诉她,她太异邦人,又是女祭司,大家都怕她。而她对杰森的恨,也让女儿与杰森的婚事,埋下诸多不安。
当米蒂亚知道她们无法挽回的将被逐,她再一次昏倒。
如果第一次昏倒是为爱情对原始天然之力的放弃,那么,第二次昏倒,便是醒悟了她得彻底放弃爱情,回返原始天然之力。
所以她蛊毒了国君与公主,让他们疯狂的从高处跳下,然后,她为孩子洗澡,拍他们入睡,随即将孩子变做牺牲祭,焚于祭坛,回返女祭司似的暴力。
于是,在帕索里尼底下的米蒂亚,不是个一无所有的弃妇,而是回返原始天然的自我。
拉斯冯提尔与帕索里尼相较,帕索里尼的确以他独特的方式,诠释了米蒂亚这个复仇的神话故事,尽管饶富争议,但是非常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