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经笔记 - 天心月圆

(2009-09-27 15:45:15)
标签:

凡妮莎

vanessa

占星

塔羅

諮商

流年

合盤

精油

星座

神話

分类: 行星的智慧

『净空老和尚开示』:如何降魔。

 

遇到任何威胁利诱,再大的障难,只要将内心的魔怨消除,外面境界就是「无佛亦无魔」;这正是蕅益大师所说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

 

《八大人觉经》中,将魔分为四种︰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魔。

 

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都是属于自己的心魔;唯有天魔是外面的。

 

天魔从哪里来的?也是自己的心魔变现出来的。

 

定中的境界就是一真法界,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没有先后、大小,所有相对的概念与事相都不存在。

 

一真是如来所证的事实真相,如来所证就是三昧中所现的境界相。此境界对凡夫来讲不可思议。譬如,经上讲「芥子纳须弥」,芥菜子如芝麻一般,芥子没有放大,须弥山也没有缩小,如何能将须弥山放入芥菜子中?就是因为没有大小,所以能相即兼容。

 

我们会分别大小、执着大小,小不能容大,这就是魔境。而魔境就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生的;若离开妄想分别执着,无大小、内外,芥子就能纳须弥。

 

因此,在初学阶段一定要熟读大乘,特别是发心从事弘法利生之人,不但要读诵,还要契入境界。

 

契入就是「随文入观」。展开经卷,随着经文的教诲转变我们的观念,称作「随文入观」。

 

「入」是契入,入的意思把「信解行证」全包括了。入是证,有行才有证,行是改变观念;观念的改变是因为明白道理,明理就是相信佛的教诲。

 

佛所说的「教理行果」,我们能做到「信解行证」,境界就转了,这就是随文入观,这是真修行,能得真实受用。

 

修行的法门无量无边,「随文入观」是教下修行的方法,就是展开经卷,能入佛境界。

 

入境界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之中,时时都能保持不失,就是不退转。有这个本事,对于妖魔鬼怪,我们就不会恐惧,我们有能力帮助他们同成佛道,这是大圆满的解决。

 

注:

一千多年以来,《楞严经》在东亚大乘佛教国家评价极高。本经在中国,与《法华经》、《华严经》,及《大般若经》齐名,同受重视,广泛流通,并得朝廷的支持。

 

本经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即在于经中最后部份:即本书所讲解的,由五蕴所生的五十种阴魔的境界。

 

书中对每一蕴讲了十种境界。每一种境界中,都指出了该修行人所经历过的心理上的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