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三心不可得
(2009-09-08 14:49:05)
标签:
凡妮莎vanessa占星塔羅諮商流年合盤精油星座神話 |
分类: 行星的智慧 |
净空法师讲述
http://blog.udn.com/arongshu9/3234959
□三心不可得
「一时」,十世古今,不离当念。三际心不可得,破时间障碍。
「一时」是真的,年、月、日、时是假的。一时是一心、一念之时。如果能达到一心,不但超越空间,也超越时间。所以,到一心、一念,就突破了时空。
「十世古今」是指时间。三世:过去、现在、未来。过去还有过去,过去的现在,过去的未来;现在有现在的过去,现在的现在,现在的未来。这样就变成九世,加上根本的一世,即是十世。
「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就在一念之间!一有分别执着就变成三世,变成十世。若是离开一切分别、妄想,即是一真。
「三际心不可得」。世尊在本经中告诉我们事实真相,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种心都是妄心。真心没有过去、未来。我们要警觉,若是自己有过去、未来的念头,用的即是妄心。
隋朝末年,天台宗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本师品》,寂然入定。定中到了灵鹫山,释迦牟尼佛正在讲《法华经》,于是他听了一座经。出定后告诉大众,世尊灵山一会至今仍然未散。实际上,他在定中已突破了时空,回到一千多年前,参加了释迦牟尼佛的法会。
「一时」对我们而言,希望无穷。释迦牟尼佛讲《金刚经》这一会并没有散。只要能入一时,即可参与法会。不仅世尊这一会不曾散,乃至一切诸佛的法会也都不曾散。所以,「一」是一心时。念佛堂里,只要我们「一心称念」,即有感应。
(《金刚经讲义节要述记》讲于1995.5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及美国,「华藏讲记组」恭敬整理。)
星云大师着
http://www.fgs.org.tw/master/masterA/books/delectus/poem/02/02-90.htm
三际求心心不见,两眼看前眼不见,划波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
我们想要想求的东西不易见,不要的反而常常看到;真的看到了,假的却不时在眼前围绕。
「三际求心心不见」,三际,是佛教将时间分成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称为「三世」,又叫「三际」。三际求心,就是《金刚经》所谓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过去心念已过去,不会停留;现在心正在剎那分别,没有停下来,也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没有生起,不知下个念头是什么,也不可得,所以说三际求心都不可得。
这其中有个典故:过去北方有位德山禅师,听到南方六祖大师的顿教法门,说什么顿悟成佛,德山禅师很傲慢地认为南方哪有什么真正佛法?很不服气,就写了一部注疏《金刚经》的《青龙疏钞》,想到南方驳斥顿教法门,他挑了一担手抄本经书,直往南方赶路,半途肚子饿了,在一家老婆婆开的小吃店里用点心,老婆婆看他那副傲慢样子,一谈之下,知道他对南方禅学不满,老婆婆便说:「禅师!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如果您答得出,我就点心供养;如果答不出,您的《青龙疏钞》就不必带去了。」德山哪会把一个老婆放在眼里,因此傲慢地说:「您尽管问好了!」老婆婆问:「《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禅师:您现在用点心,要点的是哪一种心?」德山禅师茫然不知所对。
「两眼看前眼不见,划波寻宝宝不见」,心爱的宝剑从船上掉进江里,在江心上划个记号,以为可以凭着记号找回宝物,是不可能的。「风花雪月却常见」,风、花、雪、月不关重要的倒常常见到,所以要找真的东西,并不容易!不要轻易被外境迷惑,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