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改革:OECD世界性的课题与经验

(2019-01-23 16:28:40)
标签:

课程教学

理性思维

混合学习

中外教育

分类: 核心素养

华东师大崔漷教授和华南师大冯生尧教授在《全球教育展望》(2018.10)期刊中大篇幅立体展开分析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国家教育发展走向和趋势。以OECD宏观视野为切入点,洗练了国际教育的核心素养理念与我国核心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尽的论述。

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改革:OECD世界性的课题与经验

OECD界定核心素养的逻辑起点是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把“素养”界定为,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使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 ,以满足复杂需求的能力。例如,有效交往的能力是-种素养,它使用了个体的语言知识、实用的IT技能,以及对其交往对象的态度。每一个核心素养都必须满足三个要件:对社会和个体产生有价值的结果;帮助个体在多样化情境中满足重要的需求;不仅对学科专家重要,而且对所有人重要。

核心素养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超越所教的知识与技能;

二是核心素养的本质在于反思性;

三是在变化的情境中各个核心素养是联结在一起发挥作用的。

 

尽管各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对核心素养的回答不一定一致,甚至用词也有别,其实,这也正常,毕竟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但仔细分析一下,还是有许多共识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大家所说的核心素养都在回答“未来新人的形象”,描述个体在未来社会面临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超越知识与技能的关键能力、必备品质与价值观念。

二是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意指关键和共同,所谓“关键”,即对个人成功和社会进步而言,这些素养都非常重要;所谓“共同”,指这些素养是针对所有人而言,而不是针对某个个体的。

三是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的共同目标,是指通过学习而获得的结果。就目标层级而言,它居于中间一层,上接教育目的或方针,下连课堂的教学目标。

目的、素养与目标构成课程育人目标从抽象到具体的体系。四是与核心素养相配套的一系列课程、教学与评价改革的政策。.没有这些配套的改革举措,核心素养是落不了地的。

 

[参考文献]

崔允 冯生尧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世界性的课题与经验 全球教育展望[J] 2018.10 p30-p3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