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

(2016-10-21 22:39:20)
标签:

教育智慧

行动研究

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分类: 理论文献
面对这样的未来世界,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办?2016.10.10出版的《上海教育》提出的答案是:从现在开始,着手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OECD计划在PISA 2018中增加全球胜任力测试,其对全球胜任力(global competence )的定义是:从多个角度批判地分析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能力;理解差异是如何影响观念、判断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的能力;在尊重人类尊严的基础上,与不同背景的他人进行开放、适宜、有效的互动的能力。
学校除了帮助学生建立国际意识,了解国际文化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熟悉国际文化、了解国际规则、具备国际意识的基础上,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培养全球胜任力,经验性的学习方式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国际实践探索环境,其中,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融进对全球性议题和问题的讨论与研究。
安东尼-杰克逊(Anthony Jackson)提出教师要急需提升全球胜任力教学技能。教师要能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或者通过其他的经验性学习方式,完成解决问题的任务或项目。
为全球胜任力而教:使我们的青年一代为参与世界而准备,在构建全球胜任力概念框架时,将“通过学科和跨学科学习认识世界”作为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教师要教学生全球胜任力,教师需要提高他们自己有关世界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其融合到学科或者跨学科教学中。

美国基于“全球胜任力”开展教师教育(聂洋溢 2016):(1)挑战与回应,基于“全球胜任力”的教师教育背景。(2)互动和生成:基于“全球胜任力”的教师教育的理念。(3)反思与超越:基于“全球胜任力”的教师教育的实施运作。(4)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跨文化“工作现场”之旅。
教师全球素养的养成:集学思行于一体的多维课程体系。

全球胜任力(Richard D. Lambert, 1993)美国国家外语中心名誉主任理查德-兰伯特认为:包括五大要素:知识、同理心、支持、外语能力、工作表现。

全球胜任力指标体系,威廉姆 亨特(William D. Hunter 2004)提出:
知识:(1)理解自身的文化规范与期望;(2)理解他人的文化规范与期望;(3)理解什么是“全球化”(4)具有当今世界性事件的知识;(5)有关世界历史的知识。

技能/经历:(1)具备与其他文化和传统的人合作开展项目导向的学术或职业经历的的成功经验。(2)有能力评估社会与商业情境下的跨文化表现。(3)有能力在自身之外的文化中生活。(4)有能力辨识文化差异。(5)有能力跨文化合作。(6)能够有效参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商务与社会情境事务。

态度:(1)认识到自己的世界观不是普适的。(2)愿意走出自己的经历与文化圈,作为“他者”来体验生活。(3)对新鲜事物保持开放的心态。(4)有意愿追求跨文化学习与个人发展。(5)没有偏见地对待文化差异。(6)欣赏多样性。

如何行动才能培养个体的“全球胜任力”,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当属2011年美国哈佛大学的“零点工程”跨文化研究项目和美国亚洲协会联合发表的《为全球胜任力而教:使我们的青年一代为参与世界而准备》提出“全球胜任力”的四个程序步骤:
(1)调查自身之外的世界:意识到问题,提出具体问题,解释意义。运用各种语言、资源、多媒体来识别与权衡相关证据。分析、整合与综合这些证据来构建一致的答案。基于强有力的证据开展讨论以得出有说服的结论。

(2)了解自己与他人观点的能力:了解与表达自己的观点,辨识影响因素。了解其他人的观点,辨识影响因素。解释文化交往的影响。了解知识、技术以及资源获取的途径不同,人们看待生活的角度和生活质量也有所不同。
(3)与各种不同的人有效交流自己的观点:清除了解不同的人对同样的话有不同的理解,这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与不同的人进行有效交流。选择恰当的技术与媒介手段与不同的人进行交流。考虑在这个互相依赖的世界中,有效交流是如何影响理解与合作。

(4)将自己的观点付诸恰当的的行动以改进现状:创造机会来进行改进现状的个人行动或团队行动。基于证据与潜在影响,来评估选择与行动方案。以创造性与符合伦理的方式来进行个人行动或或合作行动来致力于改进现状,并评估所采取行动的后果。考量致力于改进的能力。

参考文献
卷首  要为学生参与世界做准备了    上海教育  [J] 2016.10.10 p1
徐星 官芹芳  教师继续提升全球胜任力教学技能   上海教育 [J] 2016.10.10 p38-39
滕珺 培养学生“全球胜任力”,怎么看?怎么办?  上海教育  [J] 2016.10.10 p48-p5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