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与实务》课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及答案
(2010-03-25 15:22:44)
标签:
行政主体行政法律关系杂谈 |
分类: 08春计算机专科 |
《法律基础与实务》课程第二次形成性考核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2、
3、
4、
5、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目前没有形成统一、完整法典的部门法是(
2.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
3.行政处罚的对象是(
4.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串通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是(
5.王某今年17周岁,为某大学学生,智力超常,生活,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是(
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6.某厂采购员甲外出采购本单位所需的一批水泥,某甲是该厂的(
7、下列组织中,具有法人资格的是(
A.分公司
C.车间
8、合同的订立,在法律上主要分为(
A.要约邀请和要约
C.要约邀请和承诺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行为的特征有(
A.凡行政主体所为的行为都是行政行为
B.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
C.行政行为是单方行为而不是双方行为
D.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2、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有(
A.民事权利能力终止
C.继承开始
3、某甲今年15周岁,他用口头协议的方式将家里的钢琴卖给某乙,因某甲身高体健,某乙并不知道某甲尚未成年。该协议(
A.因主体资格欠缺而效力待定
B.属重大误解
C.因内容违法而无效
D.某乙在某甲的父母表态前(经催告后的一个月内),可以撤销该协议
4、财产所有权包括四项权能,除了占有,还包括(
A.优先
5、公民因遭受他人不法侵害而造成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可以请求赔偿(
A.医疗费
B.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C.残疾者生活补助费
D.丧葬费和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
6、张某误将邻居的衣物当成自己家的收了回来,并放进柜子里。在法律上,张某的行为属于(
A.合法占有
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1、行政主体所拥有的行政权应属于权力性质,而不是权利。
判断:(
理由:
2、所谓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指以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行政主体,所以说,行政法律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性。
判断:(
理由:
3、甲方以书信方式向乙方提出签订合同的条件,并附言:如果乙在一个月内不提出异议,即认为乙同意接受。一个月过去了,乙方仍保持沉默。按照法律规定,应认定合同已经成立。
判断:(
理由:
4.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我国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
判断:(
理由:
5、民事责任以对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人施以惩罚为主要目的,双方当事人不得就民事责任的承担进行协商。
判断:(
理由:
五、案例分析
请问:甲的父母的主张有没有法律根据?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吗?为什么?
一、名词解释
1、行政主体:指依法代表国家,并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组织。
2、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律行为的简称,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实施行政管理,能直接或间接引起法律效果的公务行为。
3、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力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4、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5、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其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权益的法律制度。
二、单项选择题
1、选择"D"
6、选择"D"
三、多项选择题
1、选择"B、C、D"
5、选择"A、B、C、D"
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1、行政主体所拥有的行政权应属于权力性质,而不是权利。
判断:正确
理由:权力是指一定的机关或组织依法所具有的支配力量。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它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依法进行一定的作为和不作为的资格。很显然,行政主体所拥有的行政权应属于权力性质,而不是权利。
2、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就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主的行政主体,所以说,行政法律关系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判断:(错)
理由: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和行政主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具体的行政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代表国家,并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国家行政管理的组织。行政法律关系的主动权体包括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行政主体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与行政相对人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对等性。
3、甲方以书信方式向乙方提出签订合同的条件,并附言:如果乙在一个月内不提出异议,即认为乙同意接受。一个月后,乙方仍保持沉默。按照法律规定,应认定合同已经成立。
判断:(错)
理由:乙的沉默没有法律意义,合同不能成立。因为,法律对这类情形并未有特别规定,甲乙之间也没有特别的约定,乙的沉默不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没有意思表示,也就没有合同,但假若甲乙之间曾经有过这样的约定:乙须在收到甲的订单的10日内答复,不表示异议的,视为接受,合同成立。有了这样的约定,乙的沉默就有了法律意义,被视为一种意思表示,按照约定,乙的沉默是对甲要约的承诺,合同成立。
4、据《担保法》的规定,我国的担保方式有:保证、抵押和质押三种。
判断:(错)
理由: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担保的方式有: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
5、民事责任以对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人施以惩罚为主要目的,双方当事人不得就民事责任的承担进行协商。
判断:(错)
理由:民事责任以弥补损失和恢复原状为主要目的。民事责任的双方可以就责任的承担进行协商,也可以通过和解、调解等方式解决。
五、案例分析
题略
答:甲的父母的主张没有法律依据,甲乙之间的买卖有效。因甲在购买乙的摩托车时是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他的民事行为合法有效。至于几个月后,甲因患精神病,丧失了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与他几个月前健康状况正常的情况下行使的民事行为无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