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2024-12-22 10:16:20)
标签:

川渝自驾行

拜水都江堰

飞沙堰

金刚堤

分类: 气象万千
(2024年8月15日下午摄於四川都江堰)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我们游览都江堰的路线是:南桥广场—离堆公园—堰功道—伏龙观—观澜亭—宝瓶口—离堆—第二吊索桥—人字堤—千万亩纪念碑—飞沙堰—金刚堤——景观广场—鱼嘴—分江亭—安澜索桥—二王庙—松茂古道—玉垒关—宣威门—西街—南街—南桥—南桥广场。行程安排紧了,一个下午时间太少了,只能是走马观花而已。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飞沙堰  飞沙堰又称“泄洪道”,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故又叫它“飞沙堰”。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飞沙堰的主要功能:拦水、分洪、排沙。治水三字经中有“深淘滩、低筑堰”六字,“深淘滩”即指都江堰渠首内江大修期间飞沙堰对岸的凤栖窝淘淤,深至所埋“卧铁”露出来为止,而“低筑堰”即指飞沙堰的堰顶高程,目前为飞沙堰正中的堰顶高程为河床以上2.05米。“深淘滩、低筑堰”是相辅相承的,互为前提,保证过水断面,以确保宝瓶口的进水量。飞沙堰虽看似平凡,却发挥着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作用。无论是古时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还是现今的混凝土浇铸结构,都彰显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水利工程的独特魅力,还能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性。(有关资料来自网络)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金刚堤 金刚堤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流向成都平原,而外江则通向长江。金刚堤的功能主要包括自动分流、调节水流量和排沙。在洪水季节,金刚堤让岷江水四成流到内江,六成排到外江;而在枯水季节,这个比例则颠倒过来,形成著名的“四六分水”。此外,金刚堤还利用弯道环流原理,自动排沙,将80%的泥沙和卵石排到外江,保持内江的水质清澈。‌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卧铁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金刚堤景观广场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远望安澜桥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川渝行:拜水都江堰(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