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2023-08-05 05:44:13)
标签:

立秋

不期朱夏尽

凉吹暗迎秋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分类: 人在旅途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立秋,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它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到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立秋还处在暑热时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才出暑,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很热。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这天往往还处在中伏期间,也就是说,酷暑并没有过完,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进入秋季后,由夏季的多雨湿热过渡向秋季少雨干燥气候。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随阳气下沉而逐渐萧落。最明显的变化是草木的叶子从繁茂的绿色到发黄,并开始落叶,庄稼则开始成熟。而立秋作为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中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凉风至: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白露降:大地上早晨会
雾气产生。寒蝉鸣: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唐代元稹《立秋七月节》:“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唐代刘言史《立秋》:“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当代左河水《立秋》:“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