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原发于2015年11月25日,后被“私密”,现重发)
(2015年11月5日
湖南省工艺美术馆)
第五届湖南艺术节湖湘工艺美术创意成果展
“陶”情适性 ,乐“瓷”不疲——陶瓷(上)
高山流水
作品采用“中国白”为骨肉,青釉为衣,用夸张、写意、细腻的手法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塑造独特的人物个性,追求造型空间的韵律感、朴拙感,氧化焰1310°C烧成。身上的衣纹做成自上而下的水纹以暗示高山流水的气韵。伯牙抚琴,宛若无我之状态;子期抚须,侧耳闭目聆听渐入佳境。“知音”典故出自《列子•汤问》,是家喻户晓的千古佳话。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认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伯牙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被传为千古佳话,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知己朋友;后人将《高山》,《流水》两古琴谱合并为《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名曲》之首。
在创作者精雕细琢之下,作品人物的每一个细节栩栩如生,十分传神,其采用了“中国白”施以青釉,在氧化焰1310°C的环境中烧成,成品无瑕疵。本作品仅制作三套,一套由作者保存,一套镇店,还有一套作为国礼赠与英国女王,极具收藏价值。
春风和畅
陶与瓷有一种神奇的魅力,似乎它们能折射出人性的心境,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折射出诱人的世界来。
当我们在欣赏这些器物之美的同时,已经将一些外化的文艺态度置放于自己的内心了。多少人曾经内心如此渴望像匠人一样,有一门可以与外界交流的手艺,后来才明白,我们羡慕的不是手艺本身,而是专注做事背后带来的宁静,是他们细腻优雅的生活方式。每一件器物背后都有一片精神领地,它不仅是物质化的呈现,其中还有创造和对人生品质的不懈追求,终达物我两相融合。
陶瓷的烧制是一种火与土的焠炼艺术。陶器是普通黏土900左右烧制而成,多不施釉或施低温釉,吸水性强;瓷器则是瓷土1300的高温才能烧制而成,多施釉,吸水性弱。所以烧制出的陶器原始粗放,瓷器细腻温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许多仁人志士和能工巧匠,为陶瓷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大贡献,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他们坚实的足迹,让后人有迹可循,才使陶瓷这一中国古老艺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完善的技术语言,穿越时空而异彩焕发。
荷塘月色
釉下五彩
清夏
宝庆瓷刻·蔬香
宝庆瓷刻·清风
宝庆瓷刻·情趣
宝庆瓷刻·鱼乐图
人们在观看瓷刻作品时觉得不像一幅画,像照片,甚至比照片更真实,呼之欲出。瓷刻肖像作品形似不易,神似尤难。研究人物性格、经历、面部特征和细节尤为重要。让要表现的对象先在自己心中活起来,然后才胸有成竹地捉刀。因为在雕刻中不能修改,每一刀力度都要精准无误,少有不慎,前功尽弃。“以刀代笔”的绘画形式,将绘画与雕刻深邃而完美地结合于一体,可谓千年传承,历久如新。
瓷刻·腾龙
瓷刻·齐白石老人
瓷刻·流泪的奥巴马
“寒山”釉下五彩山水瓷板
“寒山”釉下五彩山水瓷板,此套作品采用传统的工笔山水描绘出清雅幽逸、与世无争、胸心宽广的境界,书画融为一体。用陶瓷釉下五彩的手笔描绘出中国画的宣纸效果,传统手法与新的瓷板装饰艺术相结合,书法用绿色瓦当相衬托,古朴纯真、相得益彰、惟妙惟肖,是现代家居装饰和珍玩的艺术精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