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北行:骊山游

(2022-10-27 10:36:06)
标签:

西安骊山

女娲补天

烽火戏诸侯

分类: 气象万千
西åè¡ï¼éªå±±æ¸¸
      本篇原发于2015年6月30日,后被“私密”了,现编辑重发。当时没有学习过摄影,把佳能70D当傻瓜机用,随意拍拍,到此一游,畄着纪念。
西åè¡ï¼éªå±±æ¸¸
     6月12日,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出来,已是下午两点多钟了,接下来去哪里,骊山还是华清宫,犹豫了一下。对于那个皇帝老子与爱妃泡澡的池子,我真没有什么好感,远不如女娲补天、烽火戏诸侯等有吸引力。与老兄一说,他也是更愿意去骊山。上山有两条路线,东线是去东绣岭,可以游览石瓮寺等景点,西线前往西绣岭,有烽火台、老君殿、老母殿、兵谏园等多处景点,我们如同多数游客一样,选择走西线。山并不高,但路相当陡峭,我们顺着阶梯向上攀,山上古木参天,可能是久旱不雨,草木都有点发蔫了。兵谏园到了,首先看到的武器陈列处,据说这些都是当年国军使用过的。老夫聊发少年狂,我也学着青年人的样,爬到机舱里,过了把开战机瘾。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继续向前攀登,眼前这片较开阔地的崖壁上是一幅浮雕长卷,内容就是有名的“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张学良、杨虎城带兵对蒋公下榻的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惶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后,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蒋公藏身的岩洞在陡峭的崖壁之上,现在有铁链让游人攀登体验,要费好大的力气紧据铁链才能上攀,整个身子都是悬在空中,很为惊险,可想当年的蒋公身手不凡。想体验攀岩的人太多,我就不凑热闹了。距此地几步远便是所谓的兵谏亭。这座高4米,宽2.5米的石亭,建于1946年3月,由胡宗南发起,黄埔军校七分校全体士官募捐而成,名曰“正气亭”。解放后,该亭更名为“捉蒋亭”,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50周年前夕,易名为“兵谏亭”。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沿着之字形的山路阶梯攀登,越向上路越陡峭,路旁不时可见小鸟嬉戏,前面是一座精致的小亭子,细看说明,亭名日月,取国共合作日月同辉之意,亭子雕梁画栋,内檐彩绘骊山各主要景点图案,让游人在休息的同时,感受骊山深厚的文化底蕴。凭栏而望,山下街市尽收眼底,山风习习,心旷神怡。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向上攀登,山咀一片开阔地,上下三级,分别是金元宝、金蟾、中国棋。呵呵,脚踏铜钱,手抚元宝,来一张吧。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路越来越陡,山越来越高,巅峰在望,老君殿、老母殿、烽火台,我们来了。老君殿又名朝元阁,位于西绣岭上,始建于唐代。 唐高宗李治因老君姓李,且为道教始祖,认为和其同宗,更加敬之,被认作先人,上了封号,相传唐玄宗游幸华清宫时,两次在此梦到老君降临阁内,因此称为 “降圣阁 ”又称 “朝元阁 ”殿内原供奉着白玉老君像,是唐代西域著名雕像家元迦儿的杰作。华清宫朝元阁遗址,原是敬奉老子的地方。殿内原有的老子石刻像,艺术价值很高,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内。玉像造型细腻,刀法简练,神态逼真,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丰富想象力。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老母殿位于骊山西绣岭第二峰,这座庙宇在历史传说中是为了纪念中华民族的创始人女娲氏而修建的,相传女娲“攥黄土做人”,创造了人类, 三皇五帝均为其子孙,她又在骊山炼石补天,劳苦而功高,后世人尊称她为“骊山老母”。她死后,人们将其葬于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境内),又在骊山上修女娲祠纪念。据载,女娲本为骊山附近一名杰出的氏族首领,每当农历六月十三日,四方群众携床单干粮,夜宿骊山,祭祀老母,这个风俗沿续至今。西绣岭上,老君殿老母殿旁,古树森森,据说这些侧柏平均年龄近300岁。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设施。相传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褒姒,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来从未开言一笑,于是周幽王便采纳了奸臣虢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狼烟,引得四方诸侯前来救驾, 当众诸侯汗流浃背赶来时,见到的却是烽火台上的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于是愤然离去。这时,褒姒看见众臣的狼狈样,果真“扑哧”一声笑了。为此周幽王大大奖励了虢石父。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当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时,却无人来救,西周至此灭亡了,从而留下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烽火戏诸侯的烽火台就在老母殿对面的西绣岭第一峰上,老兄实在是累了爬不动了,时间也不够了,就此眺望一番,留下一点神密感,岂不妙哉?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我们决定由此处乘缆车下山,车票30元,加上门票70元,上骊山花费为100大洋。伫立索道站旁的观景台上,极目俯瞰,近处街市喧哗;远方渭水如带。缆车缓缓而下,华清宫也一览无余。走出骊山,山下的广场着实气派,大型雕塑“长恨歌”蔚为壮观,发人深思。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西åè¡ï¼éªå±±æ¸¸
    “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诗句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着骊山的历史。骊山号称全国首批十二个国家森林公园之一,若论自然景观其实没什么亮点。得此盛名,应该全赖“女娲补天”、“烽火戏诸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及西安事变等历史渊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