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人(九)

(2018-11-18 08:04:41)
标签:

湖南省博物馆

三湘历史文化

湖南人

生活的足迹

宁乡炭河里

分类: 时空隧道
(2018年9月8日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第四部分:生活的足迹(A)
湖南人(九)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物产形成了湖南地区特有的生活方式,并不断融入外来人群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各历史时期考古资料和传世实物组成的一个个生活画面,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又是湖南不同时期生活方式的真实写照,衬托出稻作农业造就的勤劳精干与互助协作的人文精神,凝固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
湖南人(九)
商   陶 器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商代早期,就有商人越过长江,到达洞庭湖地区。石门皂市和岳阳铜鼓山遗址都是典型的商代文化遗存,出土鼎、觚、箭簇等铜器和铸造铜器的石范、铜渣以及中原文化特征的陶器,同时还出土了带有土著文化特征的器物。宁乡炭河里遗址以及周边区域出土的大量器物,表明这里曾是商文化影响下形成的青铜文化中心,同时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岳阳铜鼓山商代遗址出土陶器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九)
陶  簋(gui)
湖南人(九)
陶  鬲(li)
湖南人(九)
陶 
湖南人(九)
陶  釜(fu)
湖南人(九)
印纹陶斝(jia)
湖南人(九)
陶 斝(jia)
湖南人(九)
陶 

石门皂市商代遗址出土陶器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九)
刻划纹陶甑(zeng)
湖南人(九)
陶  鬲(li)
湖南人(九)
陶假腹豆
湖南人(九)
勾连雷纹陶豆

鼎彝以礼神
    古人以礼器盛酒食祭祀神灵、祖先。湖南礼器多沿用中原器形,食器以鼎、簋、鬲等为主;酒器以尊、爵、卣、罍为多,器形较食器高大,纹饰精美,尤以动物造型最具特色,反映祭祀当中更注重酒器,或间接佐证湖南稻作农业的优势。
    鼎  主要用于煮肉或盛肉。商周时期鼎既是祭祀、宴飨等礼仪的核心重器,也是生活用器。湖南出土的鼎有圆、方、分挡等形制,其中以人面纹方鼎最为独特。
湖南人(九)
商   兽面纹铜鼎
湖南人(九)
商   兽面纹铜鼎、涡纹铜鼎   1996年望城高砂脊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九)
西周   回纹铜鼎
湖南人(九)
商   兽面纹铜
湖南人(九)
商   兽面纹铜鼎
湖南人(九)
西周   夔龙纹铜鼎  1946年桃江马迹塘出土
湖南人(九)
西周   越式铜鼎   1981年湘潭青山桥出土
    其造型和装饰异于中原,足截面为半圆形,具有越式风格,同形制的鼎在湖南多有发现,左底部有烟炱,应为使用痕迹。
湖南人(九)
商   乳丁纹铜簋(gui)
湖南人(九)
西周   乳丁纹铜簋(gui)
湖南人(九)
西周   兽面纹方座铜簋(gui)
1979年株洲南阳桥出土  株洲市博物馆藏
湖南人(九)
西周  铜马簋(gui)  1981年桃江连河冲出土
    器形与兽面纹,与中原相近,而上下两层的马纹与立马独具特色。胎壁较薄,纹饰凸出,器内随之内凹,地方特色显著。
湖南人(九)
西周   四系铜簋(gui)
      造型似竹编器,南方风格明显,器型少见。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商  三羊纹铜鬲(li)
    煮粥器。袋形腹,能扩大受火面积。商代晚期后,袋腹逐渐蜕化,演变成盛粥器,并饰有精美花纹。
湖南人(九)
西周  兽面纹铜甗(yan)
    蒸煮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名甑(zeng),以蒸食物,底有带孔的筚(bi);下部为鼎或鬲(li),用以煮水。整体相当于今天的蒸锅。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商    豕(shi)尊   1981年湘潭九华出土
    商代以豕为造型的酒尊仅此一件。重30多公斤,可容酒13升。前后肘部有横穿的圆孔,可以穿系绳索以抬运。口部两侧有獠牙,形似野公猪。器身饰有鳞甲、龙纹和兽面纹。以动物造型的尊,艺术地表现了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作为人与神灵之间沟通媒介,起着巫术般的祈愿避邪作用。器身有历代修复痕迹,应是长期使用的表现。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四羊方尊(复制品)   
原物1938年宁乡月山铺出土  国家博物馆藏
湖南人(九)
商  牺首铜尊  1996年华容东山出土
湖南人(九)
商  牺首铜尊  1973年岳阳新开出土
湖南人(九)
商  牺首方铜尊  20世纪50年代常宁出土
湖南人(九)
商  牺首铜尊 
湖南人(九)
商  象尊  1975年醴陵狮形山出土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商   兽面纹铜瓿(bu)、铜斧   1959年宁乡黄材出土
    容酒器。出土时内装224件铜斧。瓿流行于商周,湖南多出土于宁乡。
宁乡炭河里遗址
    湖南商至周青铜器大部分出土于宁乡黄材及其周边区域,结合宁乡炭河里遗址发现的大型宫殿建筑、城墙基址,以及出土的玉器、青铜器和陶器,表明此地可能是独立于商、周中原王朝之外的方国中心。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湖南人(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