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人(六)

(2018-11-01 09:55:22)
标签:

湖南省博物馆

三湘历史文化

湖南人

洞庭鱼米乡

稻作文明

分类: 时空隧道
(2018年9月8日  湖南省博物馆)
湖南人——三湘历史文化陈列
第三部分:洞庭鱼米乡(A)
湖南人(六)
    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种植与生长。约在15000年前,先民便开始人工栽培水稻,并创烧陶器用以粮食的烹煮与储藏,使定居成为可能。经过历代耕地的开发与耕作技术的进步,唐宋以后湖南粮食开始大量外输,到明清时期发展为“天下粮仓”,为湖南人生活品质的提升与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稻之源
    距今2万至1万年左右,寒冷的冰河时代过渡到温暖的全新世,原始农业出现,湖南地共率先种植水稻、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并由小型聚落逐渐发展至城池。以澧阳平原为代表的稻作农业,是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发展高度的标杆。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澧阳平原发现的水稻田
湖南人(六)
15000年前的古栽培稻
1995年道县玉蟾岩遗址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道县玉蟾岩遗址距今15000——13000年,是一处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洞穴遗址,出土文物主要为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及动植物遗骸,最重要的发现是原始陶片和4粒稻谷,同时在文化堆积土样中分析有稻属硅酸体。经专家鉴定,稻谷尚保留野生稻、籼稻及粳稻的综合特征。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有人工栽培稻特征的标本,刷新了人类最早栽培水稻的历史纪录。
湖南人(六)
稻作文明
    为了种植和守护稻谷,人们放弃了迁徙生活,从洞穴走向开阔的河谷平原,搭房建村定居。稳定的食物来源导致了人口增加和聚落扩大,也促进了手工业的分工、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权力分配的形成。随着耜耕农业向犁耕方式的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人群与聚落的分化越来越明显。于是,城池开始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人类开始迈向文明社会。
湖南人(六)
打制石器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石砍砸器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9000——8000年)
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石斧  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7000年)
黔阳高庙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石 斧  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4000年)
湖南人(六)
石 铲  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4000年)
生活用陶
     道县玉蟾岩遗址发出了距今约15000——13000年的陶器。从蒙昧时代过渡到野蛮时代,人类发明的陶器既解决了稻米的存放与炊煮熟食问题,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反过来又促使了稻作农业的以展。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陶 釜   旧石器时代(距今15000——13000年)
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用于烹煮食物,类似于今天的锅。制作相当原始,胎体厚达2厘米,泥片叠筑而成,烧成温度低。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
湖南人(六)
陶 釜   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7000年)
澧县八十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釜   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6500年)
1978年安乡汤家岗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釜   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6500年)
1978年安乡汤家岗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釜   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6500年)
1978年安乡汤家岗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陶 釜   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45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炊煮器
    鼎、釜、锅,用于炖煮食物;甑用于蒸饭食等。城头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惚质炊煮器,不仅有煮、蒸器物的分类,同时炖煮也有不同的器型,反映了以稻米为主食的先民日常生活的复杂化和精细化。
湖南人(六)
陶 鼎   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45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釜   新石器时代(距今9000——80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陶 碗   新石器时代(距今7000——6500年)
1978年安乡汤家岗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兽面神徽陶簋   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7000年)
1991年黔阳高庙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碗   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45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簋  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45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碟   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45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缽   新石器时代(距今9000——80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钵   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45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 缽   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7000年)
澧县八十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兽面神徽陶簋   新石器时代(距今8000——7000年)
1991年黔阳高庙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陶擂缽   新石器时代(距今6500——4500年)
澧县城头山遗址出土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湖南人(六)

湖南人(六)
中国最早的城——城头山古城复原模型
    距今6300——4500年的城头山城址,发现有壕沟、城墙、居住房屋、大型祭坛、氏族墓埋葬、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等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社会发展的高度,是中国最早的农业聚落之城。
湖南人(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