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江北去(十一)

(2018-09-21 09:49:04)
标签:

长沙博物馆

长沙古代历史文化

湘江北去

三国——元时期

湖湘首邑

分类: 时空隧道
(2017年8月30日长沙博物馆)
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湘江北去:湖湘首邑(三国——元时期)之四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圆雕秋山图玉山子
金(公元1115——公元1234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圆雕白玉秋山图小摆件
辽金时期(公元917——公元1234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螭虎纹玛瑙带钩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镂雕松下双鹿纹玉饰件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镂雕龟鹤纹玉饰件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镂雕秋山图玉牌饰
金(公元1115——公元1234年) 征集
     透闪石软玉,扁体长方形,色呈灰褐色。镂雕雌雄两鹿俯卧于山石之上,相互凝视,尽显脉脉含情之态。两鹿上方镂雕如意纹饰,其间又以柞树妆点,描绘了一幅北国之秋的景象。器物为经典的秋山题材,具有典型的辽金时期风格。
湘江北去(十一)
春水图玉嵌饰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长沙市征集
    透闪石软玉,色泽白润晶莹,包浆醇厚。器物采用辽金时期春水玉的经典构图,运用元代多层镂雕的典型工艺,雕琢了荷莲、水草,以及两只引颈展翅、翩跹其上的天鹅,塑造了北国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整器刀法洗炼、层次丰富。雕琢对象的瞬间情态处理得惟妙惟肖,可谓形神兼备,具有明显的元代玉器特点。
湘江北去(十一)
镂空龙纹心形霞帔金坠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1984年长沙市火把山2号墓出土
     霞帔是古代妇女的披服,坠子系垂于霞帔末端的装饰品。此坠呈悬胆形,双面镂空透雕,中心主体花纹为双龙戏珠,周缘錾刻点珠纹、缠枝花卉纹,上端穿一小孔以系带。制作精细,造型新颖,纹饰风格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的特征,是元代金器的精品杰作
湘江北去(十一)
缠枝杂宝纹金手镯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1984年长沙市火把山2号墓出土
湘江北去(十一)
“大德九年”人面足龙耳铜盨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征集
    圆角长方形,子母口,器型厚重。口沿部饰有变形云雷纹,两侧附耳,器身下承四足,足上饰有人面。器内底铸有长篇铭文,记述了大德乙巳年(1305)湘阴州儒学因祭祀之需铸造铜盨之事。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礼器,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在后期的儒学祭祀礼仪中仍然作为重要的的礼器使用。
湘江北去(十一)
牡丹葵花口盘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定窑“官”字款莲花口瓷碟
宋(公元960——公元12768年)  1978年长沙市德雅村31号墓出土
湘江北去(十一)
衡山窑绿釉粉上褐绿彩瓷罐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征集
    束颈,溜肩,长圆腹,假圏足外撇。肩部饰两周凹弦纹。采用粉上彩绘方法,口沿及肩部满施绿釉,腹中部施白色化妆粉底色,底色之上以褐绿色彩绘菊花纹一周,下腹部及底施褐釉,风格独特。衡山窑兴起于两宋时期,早期以烧制青瓷为主,南宋后期至元代大量烧制彩瓷。产品类型丰富,装饰手法多样。其粉底彩釉绘花瓷,开创了我国粉上彩釉装饰瓷器的先河。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衡山窑褐绿彩花卉纹瓷盖碗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白瓷粉盒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白釉仰莲纹瓷碗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1977年长沙市枫树山13号墓出土
湘江北去(十一)
龙纹贯耳铜扁壶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瓜棱形铜执壶
北宋(公元960——公元1127年)  1982年长沙市洪山庙163医院1号墓出土
湘江北去(十一)
带柄凤纹铜镜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葵形“湖州”铜镜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1993年长沙市溁湾镇1号墓出土
湘江北去(十一)
海水行舟纹铜镜
金(公元1115——公元1234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亚”字形铭文铜镜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1993年长沙市桐荫里4号墓出土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箕形石砚
宋(公元960——公元1276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至元十七年”铜权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征集
湘江北去(十一)
“至大元年”巴思八文“管军上百户之印”
元(公元1271——公元1368年) 征集
     铜质,边长6.5厘米,通高5.8厘米,重720克。印面铸八思巴文“管军上百户之印”,印北分别錾刻汉字楷书3行,右一行为“管军上百户之印”,左二行为“中书礼部”“至大元年(1308)闰七月日”。百户所为元军编制之一,分上、下两等,上百户所统兵70人,其百户为从六品官职。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湘江北去(十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