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五)

标签:
长沙博物馆长沙古代历史文化湘江北去大汉王国秦汉时期 |
分类: 时空隧道 |
(2017年8月30日长沙博物馆)
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湘江北去:大汉王国(秦汉时期)
(上)
1980年长沙市五里牌邮电局7号墓出土






金质龟钮,方形,边长1.65厘米,重32.5克。印面阴刻篆文“长沙王印”四字,书法规矩方正。钮龟呈站立状,有昂然挺拔之气。龟身装饰有戳印圆点纹和六角形纹。据传该印出土于长沙国王陵区,可能为刘发或其子孙之印。

贾谊长沙国太傅(公元前200——公元前168年)

“半两”铜钱
秦(公元前221_——公元前207年)
征集

豆形陶盒
秦(公元前221_——公元前207年)
1979年长沙市中南勘探局2号墓出土

陶鼎
秦(公元前221_——公元前207年)
1981年长沙市左家塘省电力局15号墓出土

陶壶
秦(公元前221_——公元前207年)
1981年长沙市左家塘省电力局15号墓出土


“长沙王印”金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2008年长沙市西汉长沙国王陵区出土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贾谊


“长沙都尉”滑石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88年长沙市五一路邮电局1号墓出土

“都尉之印”滑石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88年长沙市仰天湖贺龙体育场20号墓出土

“孱陵长印”滑石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2000年长沙市东塘1号墓出土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闵都君印”圆形金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76年长沙市复兴街出土
半球形,印体横贯一穿以系绶带。圆形印面周边阴刻一周边栏,栏内随形阴刻篆文“闵都君印”四字。该印材质、工艺俱佳,是西汉私印中的上品,其主人应为西汉长沙国的闵姓贵族。

“妾女巽”玛瑙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75长沙市咸家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
玛瑙质地,二台式覆斗钮,上有鼻穿。印面阴刻篆文“妾女巽”二字。字体端庄整饬、刚劲有力,布局匀称妥帖,是汉印中的经典之作。

铜弩机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长沙市出土

铜弩机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76年长沙市复兴街4号墓出土

铁戟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长沙市出土

陶井圈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2011年长沙市东牌楼出土

筒瓦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长沙市五一广场水井出土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铭文筒瓦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长沙市五一广场水井出土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卷云纹瓦当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长沙市五一广场水井出土
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竹简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2003年长沙市省供销大厦8号井出土



木犀牛角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93年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1号墓出土
木象牙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93年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1号墓出土

金饼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2006年望城区风篷岭1号墓出土
圆饼形,正面光滑内凹,上有裂纹,边侧錾刻“V”形符号,背面粗糙呈蜂窝状。每枚金饼直径约6.4厘米、高1.2厘米,重250克左右,相当于汉制的一斤。此类金饼为长沙王在宗庙祭祀时上贡的黄金,又称“酎金”。

双面蒲纹青玉璧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85年长沙市桐荫里五金工具厂1号墓出土

玉圭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2006年长沙市望城区风篷岭1号墓出土

双面云纹玉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75年长沙市咸嘉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

凤鸟蒲纹玉璜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75年长沙市咸嘉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

1、2、双面三凤蒲纹玉璧
3、蒲纹青玉璧
4、双面双凤纹玉璧
5、双面蒲纹青玉璧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75年长沙市咸嘉湖陡壁山1号墓出土

三凤蒲纹玉璧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93年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1号墓出土
长沙简牍博物馆藏

蒲纹玉璧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93年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1号墓出土
长沙简牍博物馆藏

三龙蒲纹玉璧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93年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1号墓出土
长沙简牍博物馆藏

花瓣纹金扣饰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
1993年长沙市望城坡古坟垸1号墓出土
长沙简牍博物馆藏


前一篇:仲夏桃子湖:碧水清波荷花美(四)
后一篇:洋湖湿地:花的海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