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二)

标签:
长沙博物馆长沙古代历史文化湘江北去青铜之乡商——西周时期 |
分类: 时空隧道 |
(2017年8月30日长沙博物馆)
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湘江北去:青铜之乡(商——西周时期)



云雷纹羊首铜饰件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浏阳市出土



甬呈圆管状,与钲腔相通,中上部有一旋.钲部饰深浮雕兽面纹,兽眼高凸并饰有云雷纹;甬部、舞部、钲上沿、鼓部均满饰云雷纹;旋部两侧各有一凸出戟,戟之两侧各饰有一乳钉.




该组编铙共9件,造型基本相同,大小有序。通体阴刻云雷纹,钲部饰乳钉纹,乳钉凸出,基部肥实。经测音,每件铙的正鼓和侧鼓都能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且C/D/E/F/G五种调俱全,能组合演奏不同的调式,是目前我国时代最早能成编演奏的青铜乐器。



通高103.5厘米,重221.5千克。器身呈褐绿色,钲部作合瓦形,上宽下窄,甬呈圆管状,与钲腔相通。钲面饰有以粗线条组成的兽面纹,左右两侧对称,半浮雕两眼略微凸出,上刻云雷纹。燧部浅浮雕一对相向站立的大象,钲之周边、甬部满饰有云雷纹。形体高大,气势恢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商代铜铙中最大的一件。



乳钉纹铜鼎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云纹铜甬钟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乐器,多成编演奏。此钟钲部瘦长,甬中空与内腔相通,旋上饰兽面纹,舞部装饰风格粗犷的阴线云纹.钲部两面各饰有三排十八颗平顶柱状枚,并用细小乳钉框边,鼓部、篆间饰阳线云纹.










盛酒器。通体碧绿,隆盖,垂腹,矮圈足。盖顶铸有六瓣花蕾形捉手,盖两侧挑出双角,颈部纵向设置提梁。全器以细密的阴线云纹作地,盖面饰兽面纹,盖沿及颈部、圈足饰夔龙纹,腹部浮雕大兽面,兽面双目巨大夸张。盖、腹、圈足饰有四道扉棱。整器造型独特,纹饰精美,体现了商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




牺首铜尊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兽面纹铜爵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宁乡市出土


兽面纹铜铙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1993年宁乡县黄材镇出土




乳钉云雷纹铜编铙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993年宁乡县老粮仓乡师古寨出土

兽面夔龙纹铜铙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993年宁乡县老粮仓乡师古寨出土

兽面纹铜瓿(复制件)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2001年宁乡县黄材镇出土

象纹大铜铙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983年宁乡县月山铺乡转耳仑出土



乳钉纹铜鼎

云纹铜甬钟
1975年宁乡县出土



篮纹陶釜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2005年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遗址出土

网格纹陶鼎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2005年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遗址出土

方格纹陶釜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2005年宁乡县黄材镇炭河里遗址出土


兽面纹提梁卣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982年浏阳市秀山乡出土



兽面夔龙纹提梁卣 商(公元前17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978年宁乡县回龙铺乡洋泉河出土


云纹铜甬钟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1993年宁乡县出土


牺首铜尊
前一篇:仲夏桃子湖:碧水清波荷花美(一)
后一篇:仲夏桃子湖:碧水清波荷花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