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二)

标签:
长沙博物馆殷商文化妇好墓出土文物殷商王后初识妇好 |
分类: 时空隧道 |









亚弜铜圆鼎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此鼎造型雄伟,深腹如半球,三柱足中空。口沿下饰六组兽面纹,口沿上有铭文“亚弜”二字。腹、足有烟炱迹,为实用之器。“亚”字是官职名称,“弜”是方国名或族名。武丁时期的卜辞记载了“弜”向商王入贡、为商王征伐等事。这件青铜鼎或是“弜”献给武丁夫妇的贡品,或是作为妇好葬礼的赗(助丧礼品)礼随葬。
















这件玉牛下颌有孔,可穿绳佩戴.甲骨卜辞记载商代晚期已经有畜牧业管理制度和专职官员,牧牛规模大,曾一次用上千头牛祭祀,远超其他家畜的祭祀数量.商王朝也通过收取贡品获得牛,卜辞记载贡牛最多的一次达400头,多于其它家畜的进贡数量.

这件玉牛前、后肢下部刻槽,可供插嵌.商代的牛有黄牛和水牛两类.水牛在商代还未驯化,但备受商人尊崇.从牛角形态来看,商代青铜、玉器上的牛纹主要是水牛.黄牛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开始驯养,文献记载商人的祖先王亥因用牛载货以商而闻名.黄牛在商代广泛用于食用、祭祀、拉车、占卜、制作骨器,当时还没有牛耕技术.

水器.考古发掘发现商代晚期存在盘、盉同出的现象,推测这时期已经存在周代所"沃盥之礼",即贵族宴饮之前以铜盉浇水洗手,用铜盘承接弃水,显现了当时的卫生意识,商代铜水器的数量相对较少,在铜礼器中居于次要地位.铜墙铁壁盘内往往装饰鱼、蛙纹,这件铜盘则装饰龙纹与鱼纹,都是以纹饰彰显水器功能.

后一篇:曉園春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