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2018-04-07 07:29:52)
标签:

长沙博物馆

殷商文化

妇好墓出土文物

初识妇好

殷商王后

分类: 时空隧道
                          (2018年3月31日下午  长沙博物馆)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为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长沙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妇好墓出土文物特展“殷商王后”,正在长沙博物馆二楼展出. 
      1928年位于河南安阳地区的考古发掘开始了殷商文化的探索之路; 1976年不经意地一铲揭开了一位3000年前美丽王后的神秘面纱; 她的墓中出土了1928件珍贵文物; 她叫做“妇好”,她是商王武丁的王后,生前钟鸣鼎食,备受恩宠; 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军,她还是沟通天地的女祭司; 她更是一位母亲,为商王生儿育女,身后之事极尽尊隆;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透过这一件件珍贵文物,走近妇好的传奇一生。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第一位王后,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家、政治家、巾帼英雄。然而在历史长河中,妇好并未出现在古代文献中,上世纪安阳殷墟陆续出土了有关妇好的200余条甲骨卜辞,使人们对她的故事略知一二。直到1976年妇好墓的发掘以及大量精美文物的出土,这位王后的传奇人生才为世人所知晓,也为我们一瞥殷商盛世,有迹可循。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司母辛铜方鼎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鼎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出现的炊煮器,逐渐被赋予祭祀礼器的内涵。铜方鼎出现于商代,成偶数使用。妇好墓随葬一对两件司母辛铜方鼎,口沿下一周夔(龙纹的侧面像)龙纹为主纹饰。铭文“司母辛”铸于口下内壁,表明该鼎是妇好的子女为祭祀亡母辛而铸造的,“辛”是妇好去世后在宗庙被供奉的庙号。此鼎重达117.5公斤,是不多见的商代大型重器。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铜觚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铜爵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妇好墓随葬的111件有“妇好”铭文的铜器,应为妇好生前使用、珍爱之物。这件铜爵代表了商代晚期形制趋于成熟的铜爵,流、尾长度接近,流头加高,錾上常饰有曾首。錾内有二字铭文“妇好”。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铜方鼎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平底铜盉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圈足铜盉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妇好墓随葬了6件铜盉,这种圈足盉较少见。腹上部有一斜管状流。口下两侧有对称的耳。外底中部有铭文“妇好”二字。腹部有纺织品痕迹。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铜方彜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铜方彜均应有四阿星形盖,此彜应在下葬前已经遗失,但并未因不完整而影响它随主人一起下葬。器底铸二字铭文“妇好”。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铜箕形器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整器状如簸箕,中空柄内残留有朽木。柄上下铸有“妇好”二字铭文。此器曾被认为是炭铲,目前有观点认为是量器。殷墟已经发现6件铜箕形器,均出土于高规格贵族墓葬。如果盛小米,6件铜箕形器的容量均接近260克的奇数倍,妇好铜箕形器的容量约为2800克。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丁字形铜器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此类型器在妇好墓中只出土一件,用途不详。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玉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玉鸮的形态极似妇好铜鸮尊。尾与足之间有槽,足下两侧各有一个未钻穿的小孔,头顶后有上下对穿的小孔,可插嵌也可穿绳。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玉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头端有一圆孔直通腹部,可穿绳佩戴。蝉在古人心目中地位很高,玉蝉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至商代大量出现。玉蝉可分为三种:冠蝉,用于帽饰,无穿眼;佩蝉,顶端有对穿眼,穿绳随身佩戴;含蝉,在死者口中压舌,刀法简单,没有穿眼。蝉脱去蝉蜕后破土而出,犹如新生,因而古人常以玉蝉随葬,寄予重生之愿。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铜方斝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铜斝是盛酒器,特征为口沿有两个立柱,腹部有錾,足为尖锥形。妇好墓出土铜斝12件,其中方斝4件,圆斝8件。方形铜器冶铸工艺复杂,因而商代方形铜器一般出土于王室、高中级贵族墓葬,是权力与身份的象征。此斝口沿下饰蕉叶纹,上腹饰夔龙纹,腹底铸铭文“妇好”,应是妇好生前用器。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妇好铜圆斝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所谓“礼以酒成”,酒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礼器之一,文献记载铜斝作以行祼礼,亦可滤酒,双柱可能用来悬挂滤酒网。此斝腹底中部铸铭文“妇好”,腹、足有丝织品残迹,鋬下有粗纺织品残迹,说明下葬时曾用多层织物包裹。如此高大的铜斝不多见,妇好墓随葬了8件大铜斝(含3件铜方斝)。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司母辛高圈足铜器
             河南安阳小屯妇好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妇好的子女为母亲的葬礼特意铸造了五件司母辛铜礼器下葬,包括一对大方鼎、一对四足觥,和这件高圈足器.此器形制少见,有观点认为可能是取暖或烧烤用的炭炉.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纪念殷墟考古发掘九十周年特展:殷商王后(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